桂 凤
夜晚 乡村
夜黑漆漆的,除了远处的狗吠声,乡村的夜晚静悄悄的。镜头摇向一户人家,这是一户下放农村的干部家庭,
男主人说:
明天早上要到公社开会,给我准备干净的衣服
女主人说:好的
小女儿树馨在愉快的做着作业,煤油灯发出燃烧的味道,灯芯捻得亮亮的,灯罩擦得干干净净的
第二天早晨 天已大亮
乡村小道上走着勿匆忙忙赶路的男主人,田野已是夏末秋初的景致,天气依然有些热
白天 中午
小女儿树馨来到乡村小学进到教室翻抽屉找东西,找到一个捻线砣子,满意的离开教室,出来遇到同学桂凤,桂凤比树馨大五岁,却在一个年级读书,她读书迟,再加上乡村不注重女孩的教育,所以落得和年龄低的作同学,桂凤喊住:
树馨,你爸爸到公社开会还回来啦?
没有啊,树馨说
桂凤神秘的说,还知道开什么会啊?
树馨摇摇头:不知道
桂凤小声的说:林彪出事啦
树馨瞪大眼睛看着桂凤不说话
桂凤接着说:是飞机掉下来了,摔死的
树馨将信将疑的不说话
桂凤说:不信那?等你爸回来就知道了,我回家吃饭了,捻线砣子找到啦?
树馨说:嗯,找到了
两人就散了
晚上 饭桌上
男主人很晚才回来,并没说什么,饭后才慢慢说起今天开会的事,男主人:
林彪摔死了,他叛逃在蒙古国飞机失事摔死了
桌子上的煤油灯仿佛凝固了一般,吱吱吱的响声放大了许多
女主人停下了手里的活,树馨停下了筷子都看向了男主人,男主人低头不语,沉默了片刻,女主人的那边响起了舀水声,树馨的筷子也动起来了。男主人:
要求各家各户把林彪的画像上交或烧掉
女主人:知道了
以后的几天乡村的上空飘着烧东西的烟味
白天 课堂上
树馨和十几个同学在上课,四年级才十几个学生,老师是县城里派下来的女老师,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得也认真,教室的墙上贴着大字,学习老三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黑板的上方挂着毛主席画像,漂亮的女老师在教我们算术,学生不知是看女老师还是上课,特别的认真。
白天 老师办公室
老师在批改作业,有几个学生探头探脑的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外,老师看到了要她们进来,她们嘻嘻哈哈的腼腆的走进来,老师表扬一个学生最近学习有进步:
顺英,你最近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保持着
被叫顺英的女孩不好意思的笑了,16 岁的桂凤是她未来的嫂子,现在又是同学,桂凤拍了她一下,意思是老师表扬你了,顺英扭动了一下,她还不习惯被老师表扬
白天 学校
老师在询问顺英:
桂凤是你未来的嫂子?她是抱来的?
顺英老实的回答:
她是我大伯抱来的女儿,将来是要跟我二哥结婚的,这是小时候定下的
老师问顺英:知道她亲生妈妈在哪里吗?
知道,在南荡那边的渔船上,顺英说
桂凤去看过她妈妈吗?老师问
顺英答到:不知道,好像没去看过
这时上课铃响起,顺英回到教室,此话暂且不提
学校组织学生 xun 草活动,同学们散在生产小队野外 xun 草,草交到学校再由学校送到生产队,大家玩得高兴,学生交到学校的草参差不齐,有的带有大团的泥增加重量,好受到老师的表扬
白天 家 中午
树馨和父母在吃饭,扣女端了饭碗边走边吃走了进来,此地有端着饭碗走街串巷的习惯,扣女坐在树馨家门口,吃着饭和树馨的父母说话,树馨的妈妈把自家的菜拨了一点给扣女,扣女也不谢,依旧说着话,扣女:
他寄钱来了,他靠他姐姐过活,生活都靠他姐姐,寄的钱也不多,够我们娘儿仨过日子的了
树馨的妈妈:从香港寄的吗?他在那边日子过得好吗?
扣女:就那样,靠他姐姐。也没本事把我们带出去
这样也好
树馨放下碗筷,说声:妈,我去上学啦,一溜烟跑了
白天 学校
几个学生围着老师,老师直接问桂凤:桂凤,你去找过你的爸妈吗?
桂凤低着头轻声说:没有,小时候的事不记得了
老师问:想不想看望父母?
桂凤奇怪的看了老师一眼说:不想
老师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亲生父母再不好,你也是亲生的啊,哪天我们陪你一块去
桂凤:我爸爸妈妈会不高兴的
老师:不要紧,我们瞒着他们
白天 课堂
还没到上课时间,学生们在练大字,墨水发出一些墨香味,有的学生手上弄得都是墨水,描红本上脏兮兮的还在写着,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 30 个字
星期天 白天 上午
老师带着桂凤,树馨和另外两个女学生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老师在叮嘱桂凤:
桂凤,等会见到父母要听话,喊父母的噢
桂凤不则声,闷着头往前走
大家都不说话
白天 上午
几个人来到乡村的河边,河边停着一艘船,岸上有一个简易搭建的草房子,一对还年轻的渔民夫妇在屋里忙着准备烧饭,一只猫在旁边守着,两个小孩子在打闹,室外绳上,竹竿上晾晒着衣服,几只鸭子和鸡在角落里觅食。老师和几个学生已经走近,站在屋外观察着,老师喊了声:
有人吗?
渔民夫妇出来迎客:在的在的,你们找谁?
老师说:找你们
桂凤低着头站在老师的身后
老师一把抓到桂凤推到前面说:你们看她是谁?
渔民夫妇一脸茫然看着桂凤,过了一会,渔妇反映过来,有些激动,眼泪在眼里打转,拍着渔夫的胳膊说:
是丫头回来了
渔夫一凛,定睛细看果然有些自己的影子,赶快把老师让进屋里的,渔夫说:怎么找到这里的?
老师说:想要找就找到啦
住得很简单嘛,老师说
渔夫说道:平时我们住在船上,有时上岸的
家里几个孩子?
三个
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只要有鱼打,日子还过得去
来,桂凤,叫爸爸妈妈呀,老师叫着桂凤
今天不是来看爸爸妈妈的吗?
桂凤被叫到跟前,小声的叫了声:
嗲嗲妈妈
渔民夫妇激动的回应着:哎,不急不急
两人都有些哆嗦:留下来吃饭,没什么好吃的,鱼虾有的是
老帅说:我们会多待一会儿的,哦,她叫桂凤
渔民夫妇喃喃:桂凤桂凤
以后她会经常来看你们的,是吧桂凤?
桂凤答到:哎
中午 渔民的家
中午吃饭的时候,渔妇问桂凤:爸爸妈妈对你好吧?
蛮好的,桂凤答话
要对爸爸妈妈好,他们养你不容易
嗯,桂凤答到
饭后又坐了一会,老师和学生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五年级 班级
桂凤对树馨说:到我家去,我家买了一个好东西
树馨问:什么好东西?
桂凤说:不要问,看了就知道了
中午 放学
桂凤拉着树馨的手,往家跑,她家就在学校的附近,一会就到家了。桂凤推开门就喊:
我回来了,饿死了,妈,有饭吃吗?
桂凤的养母在锅灶间忙着:一会儿就吃饭
树馨也在呢,桂凤说道
母亲答到:知道了
桂凤把树馨引到堂屋指着一个架子说:
看,是什么?
树馨说:是什么?
桂凤:是缝纫机,公社做衣服的厂子里有的
树馨一下子高兴起来:是做衣服的啊,你会吗?
桂凤:还不会,我要到厂子里上班了,不上学了
树馨:不上学?你还没毕业呢
桂凤:不上了,我把它弄好了,你踩踩看
桂凤把缝纫机头抬起架好,上好皮带,就让树馨坐上去,树馨踩着缝纫机一会就熟练了,只是踩着一会顺着一会倒着,不是一个方向,两个人笑着闹着
白天 桂凤的家
树馨和桂凤玩着缝纫机,她们俩都能熟练的顺着一个方向踩着机器,只是还不会穿针引线
学校 教室
桂凤坐的座位上空着,桂凤在公社的服装厂做衣服的身影,看得出桂凤已熟练的掌握了缝纫技术
桂凤恋爱了,她爱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文秉,文秉亦爱她,两个都订有娃娃亲的人相爱了,不管不顾的爱了
白天 下午 桂凤家
树馨坐在桂凤家的大门口,等待着下午上课,房间传来细细的低语声,树馨起来看个究竟,是文秉躺在床上睡午觉,桂凤坐在旁边细细的唠叨,我们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神态却是爱腻的,非一般的亲昵,树馨见此赶紧躲开,走出桂凤家,往学校走去
下午 教室
树馨在上课,老师讲的什么没听进去,脑子里全是桂凤和文秉亲昵的画面,好容易捱到下课赶紧回家,仿佛家里才是安全的
白天 河边
老师和学生在观看村里民兵训练,一根绳子系在河边的树上,民兵们手抓绳子从河的一边荡到河的另一边,也有抓不住的掉到河里的,大家哄的笑起嘲笑掉到河里的人
白天 学校
树馨小学毕业了,五年级一个班才十几个人在拍毕业照,照片中缺少两个美丽的女老师,她们结束了下乡支教回到了城里的学校,她们在城里上课的倩影
白天 上午
桂凤和文秉的事闹开了,两个人在一起情比金坚,养父母不知如何是好,顺英的二哥饶不了文秉
白天 文秉家 屋里很暗
文秉的娃娃亲定婚的未婚妻坐着低头不说话,偷偷的抹眼泪,文秉站在门边也不说话,是文秉对不起未婚妻,说什么呢?到了下午文秉的未婚妻默默地离开了文秉家,坐船回家了
白天 顺英家
顺英的二哥枯坐在家,突然起身向河北的文秉家走来,看见文秉无精打采的坐在门槛上,顺英的二哥也不说话,站在文秉的对面,两个男人沉默着看日头逐渐西下,顺英的二哥转身向自家的方向走去,从此文秉和桂凤互不往来
来年
文秉娶了未婚妻,安家过小日子
又一年
顺英的二哥和桂凤结了婚,那个年代结婚的年龄小,女孩十八九岁就结婚了
白天 县城的中学课堂
树馨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课,树馨的腿上放了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老师讲的什么全没听进去
白天 学校
下课铃响,树馨背着书包跑出教室跑出学校大门往住的方向走去,放学喽,回家喽
乡下的村庄
树馨的母亲和哥哥还在乡下生活,树馨放假了来看望母亲和哥哥,顺便到桂凤家看望她
桂凤家 晚上
桂凤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回家还要伺候着小小孩,没功夫搭理树馨,还有大人在旁边,又不好说什么,树馨坐坐就回家了
树馨的家
母亲在给树馨哥哥的孩子喂饭,第二天树馨看到河对过文秉的妈妈手里也抱着孩子,怎么搞的,树馨才到县城上了两个学期的课,哪来这么多孩子?
桂凤家
星期天树馨来到桂凤家,家里没有人,树馨和桂凤两个人头靠头说着女孩家的稍稍话:
桂凤,你还回家看你爸妈?
桂凤说:回的
树馨说:他们还住在那儿?
桂凤说:他们上岸了,砌了房子,不打鱼了
树馨:你还好吧?在服装厂做衣服好玩吧?
桂凤:还好玩呢,累都累死了,好在能赚点钱,不用在地里干活了
树馨:那就好
接下来两人叽叽喳喳说什么不得而知,镜头对着一片田野,远处传来干活的女人的歌声
画外音:假期结束,树馨又回到县城上学,过了几年树馨的母亲和哥哥搬到县城工作生活,树馨就再也没有回到村里
乡村 文秉和桂凤各自的家
文秉和桂凤各生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小孩在一个班上课,文秉的儿子年龄要小一些,和桂凤的女儿是好朋友,桂凤的女儿罩着文秉的儿子,玩在一块,两个小孩学习都不错
白天 上午 桂凤家
屋里传出争吵声,桂凤的女儿从家里跑出来,嘴里嘀咕着:
又吵了
桂凤丈夫的声音:叫你不要往南荡去,去了爸妈不高兴
桂凤:我去南荡看我爸妈你管得着吗
丈夫:不是不让你去,叫你少去
桂凤:我偏要多去,看我父母有错吗?你是怕我花钱吧?
丈夫:天地良心,我怎么怕花钱啦?
桂凤:我的事你少管
丈夫:我偏要管
两人不依不饶的吵着
桂凤夫妻俩经常吵架大事小事都吵
乡村 学校
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在上课,小学
桂凤夫妻俩在自家承包的田里劳作,插秧,收稻,种麦,收麦,夫妻吵架没有隔夜仇
白天 乡村医务室
文秉做着赤脚医生,文秉的老婆在自家田里劳作,文秉在家沉默寡言,对自己的老婆说不上爱还是不爱,两个人就这样相处着,几乎听不到这家有声音传出
乡村 学校
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在上课,中学
桂凤的丈夫农忙时在地里劳作,农闲时烧砖跑运输赚钱
文秉继续做医生,文秉的老婆忙里忙外不得闲
城里 学校
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大学的课堂
白天 乡村
桂凤的丈夫跑运输,桂凤在家闲着,农闲了
文秉做了乡卫生院的院长,老婆闲着,农闲了
城里 学校
桂凤的女儿留在城里工作,文秉的儿子回到了家乡的做了一名老师孩子王
春节 白天
桂凤的女儿从城里回到家过年,大包小包的,见到桂凤亲亲热热的叫声:
妈
桂凤答应着接过女儿手中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熟悉的村庄 白天
桂凤带着女儿来南荡看望外公外婆,桂凤的妈妈在桂凤面前始终是嚅嚅的说话迟语,桂凤的妈妈在忙着做饭,桂凤在灶前烧火,桂凤看着妈妈在忙碌,往灶里不停的添柴火
桂凤的女儿在堂屋和外公在摘菜
年三十 夜晚
桂凤和丈夫在公婆家吃年夜饭,桂凤的女儿和桂凤的儿子及女朋友一起吃年夜饭,吃饭的期间围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一家人乐乐呵呵的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新年的钟声敲响,碰杯声响起,新年快乐!
年初二 白天
桂凤的女儿去看望好弟弟文秉的儿子,文秉的儿子放寒假在家,今年带回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回来过年,桂凤的女儿见到文秉的儿子,一拳打在文秉的儿子身上嘴里说着说着:
你好吗,孩子王
文秉的儿子看着女朋友有些不自然的说:
好着呢,你好吗?
桂凤的女儿说:我也好着呢,不介绍介绍?
文秉的儿子说:这是我女朋友,你一个人回来的?
桂凤的女儿:嗯,你现在是老师还是班主任?
文秉的儿子: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桂凤的女儿:那太累了,注意多休息
文秉的儿子:知道
两人的说话非常亲近,他/她们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非常了解对方,像是亲姐弟的关系
年初六 白天
桂凤的女儿回城,文秉的儿子去送她,他/她们俩在说话,倒是桂凤站在旁边看着,显然插不上话,桂凤的女儿感觉冷落了母亲,转过身亲热的拉着桂凤的手:
妈妈你跟我到城里过一段时间吧?
桂凤笑着摇头说:家里离不开,等闲下来吧
说好了不许变
好的
返城的汽车来了,桂凤的女儿提着行李上车,桂凤的女儿在车上摇手,桂凤在车外摇手,车子启动慢慢的开走,望着远去的汽车,桂凤有些落寞,和文秉的儿子一起转身向家走去
大队的砖窑场 白天
桂凤的丈夫在忙碌,他在吩咐他手下的一个员工:
昨天这一窑砖才停火,看看烧的怎么样?
员工答应着跑到窑口的工人身旁说着什么,远处有好几辆来拉砖的车停着,桂凤的丈夫承包了砖窑场,每天忙的就是脱坯,制砖,烧窑,有时候忙不过来就烧红砖,虽然红砖比青砖少一道工序,但是人们还是愿意买青砖,青砖比红砖结实耐用
白天 地里
桂凤请假在自家承包的田里忙着收割小麦,正是农忙季节,桂凤的丈夫在田里帮忙收麦,抢农时,在雨季到来之前要把麦子收完晒干入库,桂凤夫妇在田里忙着,在阳光蒸腾下,汗水顺着桂凤的脸颊流下来,桂凤直起身子歇一歇,好在承包田不多,两天下来基本将麦子收完了
白天 地里
麦子收完了需要犁地插秧,桂凤请来青壮年的男劳动力强的来帮忙,田里放水犁地,牛拉犁一趟一趟的来回耕地
看看时间不早了
桂凤招呼男子:上来吃饭啰,吃完饭再干
男子放下手中的活,洗了洗手,踩着水浸泡的田地,走上田埂,蹲下来接过桂凤的饭碗,吃起来
男子:下午就能犁好了,明天就能插秧了
桂凤:唔
两个人不说话,树荫下凉风习习,吃完饭歇一歇,男子就又下田犁地了
白天 地里
桂凤踩着泥水在插秧,不用打秧仟也能插得直溜溜的,插秧可比割麦快多了,桂凤用了一天时间就插完了
白天 上午
文秉的儿子结婚,接新娘的船正要启航,船上的披着红绸缎,新娘是邻村的文秉儿子的大学同学,桂凤的女儿也在接新娘的人群中,她手捧着绸缎扎的红花,在人群中特别显眼,装着彩礼的箱子用红绸缎扎着,一行人乘船渐渐远去
白天 新娘家
新娘躺在床上没起来,接新娘的船已到,人们陆陆续续上岸,新娘家挤满看热闹的人,新娘的父母里外招呼着接亲的男方家人,文秉的儿子新郎官腼腆得很,帮着新娘的父母里外忙着,家里堂屋摆着四张桌子,中午饭吃着,唱着
晚上 新娘的卧室
崔着上轿的媒婆几次走进卧室,喊新娘起床,新娘赖在床上不肯起床,这象征着新娘不愿意离开娘家,赖床越久越好,越恋着娘家,表明自己不愿意出嫁
晚上 新娘的卧室
好容易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新娘在媒婆的催促下慢慢起来,穿上准备好的红衣服,请来庄里的好手给新娘梳妆打扮起来,大约十点多钟新娘由新郎背着离开娘家上船,借着船上的灯光看新娘,灯光下面照美人,新娘娇羞的样子众人看着都欢喜
晚上 新郎家
接新娘的船到家了,新郎家摆开桌子招待接新娘的人,晚上洞房花烛夜,新郎埋怨新娘:
为什么不起床,弄得这么晚
新娘:不这样,人家还以为我迫不及待的想嫁呢
新郎:难道你不想嫁吗?
新娘:想嫁也不能急吼吼的吧?
新郎:你还是摆脱不了乡下的俗套
新娘:那没办法,入乡随俗么
晚上 桂凤家
桂凤的女儿若有所思坐在家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却没有看
白天 上下午
第二天是看新娘的日子,庄上的人陆续到文秉家来看新娘,新娘坐在房间里不出来,人们挤在房门外向房里探视,新娘也大方的给人瞧
白天 路上
第三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文秉的儿子和新媳妇前后错开走在回娘家的路上
白天 汽车站
桂凤的女儿站在车下,慢慢回过身来向外张望了一下,可除了自己的父母没有旁人,母亲叮嘱着女儿好好吃饭睡觉,有时间常回来看看,父亲站在那儿没说什么,但是桂凤的女儿感觉到满满的爱,桂凤的女儿上了车挥手示意父母回去,车子开动了父母的身影渐渐远去,桂凤的女儿无声的流下了泪水
白天 学校
文秉的儿子在给学生上课,文秉儿子的老婆带着孩子来学校找他,课间休息的时候,两人和风细雨的说着话
文秉儿子的老婆:我再问你一次,你是离不离开这儿?
文秉的儿子:我有那么多学生要上课,我不离开
文秉儿子的老婆:好,那明天咱们去离婚,不离开就离婚
文秉的儿子面露难色道:明天有课呢,后天后天行不?
文秉儿子的老婆:好吧
文秉儿子的老婆说罢转身带着孩子就走,理也不理文秉的儿子,把文秉儿子一个人扔在学校的操场上,文秉的儿子看着老婆远离才慢慢的走回教室像没事人似的给学生上课
白天 文秉儿子的家
文秉儿子将一个小本本放在书桌上,就躺在床上,近了一看小本本是离婚证,文秉儿子的婚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空间的考验,还是离婚了,文秉儿子的老婆在县城学校里工作,希望文秉的儿子也到城里工作,两个人在城里有个照应,可是文秉的儿子不愿意,婚姻一拍两散,各自安好
不知经过几个春秋,文秉的儿子带着长大的孩子在学校附近闲逛,偶遇桂凤的女儿,是桂凤的女儿来找文秉的儿子的
桂凤的女儿:带孩子哪?
文秉的儿子点点头嗯了一声
桂凤的女儿:学校还忙吗?
文秉的儿子:就这样,只要有学生,上课总是忙的
桂凤的女儿:让我回来帮你好吗?说完热切的看着文秉的儿子
文秉的儿子的反应慢半拍,没回过神来,后来支支吾吾的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两个人就这样散了
白天 文秉儿子的家
桂凤的女儿来到文秉儿子的家找他
桂凤的女儿直接挑明了说,让我回来帮你吧,你不需要我吗?
文秉的儿子:让我想想吧
桂凤的女儿:还用想啊?我这是热脸贴冷屁股了
文秉的儿子:让我想想么
桂凤的女儿:那你想,我明天回去,你想好了告诉我,我好回去辞职。说完就走,女人就是这样干脆
晚上 桂凤家
桂凤一家在家看电视,文秉的儿子敲门把桂凤的女儿
叫出去
文秉的儿子:好吧我接受,可我得说我有孩子
桂凤的女儿:我喜欢孩子,我会照顾好孩子的
文秉的儿子:这个我相信。咱们走走吧
两个人在乡村的小路上手挽手的漫步起来,月光下并没有什么浪漫的话语,两人讲起了学生时代的笑话慢慢松弛下来,文秉的儿子也活泼开朗了一些
白天 车站
这一次送行的人是文秉的儿子,两人依依不舍的分开,桂凤的女儿上车对着文秉的儿子说:
不久我们就会见面的,我们永远不分开在一起
文秉的儿子笑着点头同意
车子起动起来渐渐地远去,文秉的儿子转身微笑着慢慢走回家
白天 桂凤家
文秉带着儿子提着礼物拜访桂凤家,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商量着儿女结婚的事宜,文秉的儿子说要让自己的学生参加婚礼,办个新式婚礼,两家都表示不大操大办,请些朋友亲戚就行,不要彩礼之类的花费,两家人商量了半天初步定下了结婚步骤,就等未来的新娘回来了
白天 桂凤家
桂凤的丈夫对着桂凤嘀咕:
丫丫好容易考出去的,这又回来了,白考了
桂凤看着丈夫说:女儿要结婚,她愿意回来就回来吧,哪个重要呢?
桂凤的丈夫不说话,沉默着收拾东西
城里 桂凤的女儿家
桂凤的女儿忙着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的,有房屋中介上门服务,带人来看房,谈着房屋买卖事宜,这拨人走了又来一拨,这样几天来回折腾不少看房的男女,几天后有人看中了房子签了合同,房子很快卖出去了,桂凤的女儿把不要的东西留给了买家,嘱咐不要的话帮忙扔了,桂凤的女儿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上了返乡的旅程
白天 家乡的车站
文秉的儿子来接站,桂凤的女儿和文秉的儿子高高兴兴的回到家,文秉的儿子在桂凤家吃完饭就拉着桂凤的女儿回到自己家,家里的新房已经被文秉的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就等结婚的那一天了,两人在新房里腻腻歪歪的,仿佛回到了小学生时代,两小无猜的打闹,卿卿我我的呢哝着
白天 学校 教室
文秉的儿子向学生介绍桂凤的女儿
这是你们的新老师,教你们的语文和音乐,大家欢迎新老师
学生坐在下面鼓掌,齐声说:
老师好!
桂凤的女儿:同学们好!我是大妹老师,我们明天正式上课,第一堂音乐课,请大家准备好,不要逃课,来,现在点名让老师认识一下
桂凤的女儿挨个点名,点一个站一个,点完名,桂凤的女儿说:点了一次名老师还记不住大家,以后慢慢的就熟悉了,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歌?
学生七嘴八舌的,没定下来唱什么歌
白天 学校
学校里是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忙碌的身影
白天 文秉的家和桂凤的家
文秉忙着准备儿子的婚事,桂凤忙着准备女儿的嫁妆
白天 一个特殊的节日 中秋节
文秉家和桂凤家张灯结彩,院子里挂着炮仗,两家都喜气洋洋的,文秉的儿子一早就接回了桂凤的女儿,两人身穿中式缎面服装,胸前戴着红花快步走进小院,欢快的小鞭点起,噼噼啪啪的,两个人稍事休息就直奔学校而去
白天 学校
学校的会堂已经摆好了桌子,二三十个学生已经坐在桌子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了
白天 学校
学校的厨房里师傅们摘菜的摘菜,洗菜的洗菜,大厨们正跃跃欲试准备着,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白天 学校
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走进会堂,学生们起身围着他/她俩,吱吱喳喳的说着话:
老师,你俩白头偕老
老师,你俩百年好合
老师,你俩早生贵子
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连连接着说:好的,好的,老师接受你们的好意,谢谢你们,大家坐好了,准备吃饭
白天 学校
文秉和妻子及父母,桂凤和老公及父母和养父母和一众亲戚及朋友二三十个人走进会堂,会堂里是说话的嗡嗡的声音
白天 学校
学校的领导和同事走进会堂,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急忙迎上前握住领导的手,嘴里说着感谢的话:
谢谢领导光临!
同事们含笑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了
白天 学校
有人拍拍手示意大家不要再说话,司仪讲话:
大家好!今天是晓家和大妹两位老师的结婚典礼,欢迎大家光临,请晓家和大妹老师上来,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走上台,面向大家鞠躬
司仪继续讲话:请晓家和大妹的父母上来,文秉夫妇和桂凤夫妇走上来
司仪继续讲话:请校领导上来,校领导上来
司仪:请校领导主持婚礼
话筒交给了校领导:
今天是老师晓家和大妹的结婚典礼,我代表学校和学校的全体员工祝他/她们百年好合幸福美满,事业有成
话筒还给司仪:
两人交换戒指,文秉的儿子和桂凤的女儿为对方戴上戒指
司仪:祝他俩相亲相爱,一生平安幸福,大家鼓掌!
大家动起来吧!
白天 学校 会堂
服务员开始上菜,学生们看着菜上来急急的样子很可爱
晚上 文秉的儿子家
闹洞房的人群离去
一对新人肩并肩的躺在床上,说着悄悄话
晓家说:今天累坏了吧
大妹说:不累,今天高兴
大妹转移话题:为什么非要我说来帮你,你却什么都不说,坏
晓家说:我从来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敢说
大妹说:你是看不上我吧,嗯
晓家说:是你看不上我吧
两人说着说着谦虚起来,夜渐渐深了,大妹枕着晓家的胳膊睡着了
白天 文秉的儿子家
按乡里的风俗,新婚的第二天是看新娘,村里的小媳妇、女孩轮着来看新娘
白天 桂凤家
按乡里的风俗,新婚的第三天是回娘家的日子,晓家和大妹回到家,家里的亲戚,晓家和大妹的同学朋友都来凑热闹,桂凤把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接到家里来,加上养父母,桂凤家挤满了一屋子的人,众人吃完饭就散了
白天 学校
新婚的假期几天就过去了,两人分别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教室门上的牌子是高三(1)高二(2),操场上有上体育课的学生,下了课学生们在操场上玩得很尽兴
白天 文秉的儿子家
晓家在厨房里忙着,大妹在客厅里看书,看得是孕育方面的书,大妹明显的大肚子,天气已经渐渐热了
文秉炒了几个菜放在桌上,边盛饭边喊:大妹,吃饭了
大妹扶着沙发扶手站起来,走到餐桌边坐下:菜好香哪
晓家笑着说:没有你人香
大妹也笑了说:瞎说,讨厌
白天 学校
大妹挺了个大肚子在给高中毕业班上课,教学生在高考时怎样理解考题,怎样准确的答题
大妹:大家考试时仔细看考题,不要理解偏了,先选会的分高的题目答,时间充分的仔细检查答题,不要漏了题,考不好又要复读一年,仔细又仔细,祝大家好运!
白天 医院
大妹生了个女儿,桂凤在医院照顾她,正准备出院,晓家拿了一些单据在手上,走进病房,对着桂凤说:妈,住院费结账完了,大妹可以出院了,桂凤拿着大包小包的往外走,晓家接过桂凤手上的东西往病房外走,大妹抱着孩子跟在桂凤和晓家后面,桂凤返过身来从大妹手中抱过孩子,轻轻的把包袱布盖在孩子的脸上,外面的骄阳似火,怕晒着孩子
白天 学校
高考的程序在进行中,几天的考试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们松懈下来,玩的玩,工作的工作。
按乡里的风俗,生孩子的妇女一个月不出房门,大妹在家静静的坐月子,孩子一天一天的在长大
白天 学校
学生的考分出来了,大妹班上的一个男生考出了好成绩,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考生的父母商量好了要办一个谢师宴,另外几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长也要办谢师宴,大家一商量,不如一起办吧,于是在镇上的饭店里包了几个包间请大妹和晓家还有另外几个老师参加谢师宴
白天 饭店
镇长、校长以及高中的老师、晓家、大妹等人围坐在桌子边,学生家长让几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一字排开站在旁边,几个家长推选出一个比较会说话的家长向领导、老师表示感谢:
孩子们不懂事,在学校学习让老师们辛苦了,谢谢校长和领导的关心
说着让几个学生向领导和老师表示鞠躬感谢!
几个学生拘谨的像完成任务似的表示感谢
校长发话了:你们几个考上大学不容易,进了大学门学习更不容易,不要辜负了老师的辛苦和父母的期望,学好难,学坏易,珍惜每一天的日子,有什么困难跟父母和老师说,我们大人会帮助你们的
几个孩子乖巧的听着,不言语
白天 饭店
几桌谢师宴正在进行中,几个学生在一桌,又恢复了活泼好动的个性,说着玩的闹着
镇领导、校长、老师一桌也不消停,喝酒敬酒声不断
桂凤抱着大妹的孩子坐在一边,大妹跑到桂凤那边看孩子,校长跟过来,校长对桂凤说:
大妹妈,你生了个好女儿呀,她带毕业班带的不错啊,就她班上考上的多,好几个呢
桂凤:哪里,哪里,是校长管的好,这些学生才有出息的,大妹还太年轻,还需大家多多关照
校长:还是晓家和大妹辛苦一些
校长逗了一会孩子又回到饭桌上
谢师宴延续了两个多小时就散了
白天 学校
暑假结束,老师们陆续回到学校
学校的校长、老师开全体会议,校长讲话:
初中部的老师要多注意学生的生活需要,他/她们还是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的多,家长比较惯,老师们要多注意。高中的老师注意了,各人都带好自己的班,大妹从高一带起,带到高中三年级,晓家带的是毕业班,多注意学生的情绪,让他/她们平平安安的渡过这一年,考个好学校,多余的话不说,大家一起努力吧,散会
白天 学校
晓家忙着毕业班的事,顾不上大妹和孩子,大妹稍稍好一些,高中一年级相对轻松一些,大妹可以对孩子多照顾一下,不知不觉又到了高考季,晓家吃住都在学校,高三的学生到了向高考冲刺阶段,晓家哪管大妹和孩子的事,大妹知道晓家的难处,全力以赴的支持晓家,就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妇,桂凤就是他/她们坚强的后盾,孩子的事她全包了,晓家和大妹夫妇俩可以后顾无忧,全力以赴在学校的教学上,可以大展拳脚了
白天 学校
又到高考季,学生在考场奋笔疾书,教室里静悄悄的,晓家和大妹在不同的教室里监考,教室只有笔的擦擦声,又有一批学生要成材啰,老师们辛苦了!
作者:邵春华
二零二五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