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感受-咨询师
作为咨询师角色反思
1、 来访者有一些情绪,感觉得出来有很多话想说,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都特别强,虽然说得是别人的事情,但是也在不断觉察、对照自己,能做的更多是倾听、陪伴、适当澄清,给对方更多思考空间。
2、 试图探讨咨询目标,来访者并没有接话,那就先听她说。没有具体目标,也不一意味着咨询就没有效果。
3、 当来访者问了一个问题是,先不急着回答、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先确认她的知觉,问问她是怎么想的?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自己的困惑,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听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经历
1、 同一个家庭里长大的人,虽然性格各不同,但思维模式、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其相似性。当一些人开始学习成长有了觉察后,就会发现原有不良模式,但是很难要求对方改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
2、 家人之间的边界更难建立,因为关心心切,我们一方面对家人很信赖,但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不希望被干涉过多,好心也要注意度。
3、 刀子嘴,豆腐心给自己的语言暴力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记得听鞠强师父说过刀子嘴的人其实是刀子心。语言给人的杀伤力很大,就如同这位来访者说,比打她一顿还难受。
4、 人和事分开,不能因为一件事就给人贴标签,甚至否定整个人。把人和事情搅和在一起,原本是讨论事情的,不但事情没有解决,很容易就上升到人身攻击,小事变大事,还伤害了感情。
5、 不在事情上试图说服对方,就会避免很多争执。我有我的想法,但也尊重你的想法。
6、 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就是挑错、否定,这样家庭下的人特别需要赞美、被肯定,被赋能。
7、 每家的规则、底线其实都不会完全一样的,孩子不同时期的规则或许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模式。
8、 当老师发现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时,没有马上严厉批评,而是给了孩子选择,是你交给我,还是告诉班主任这件事情,孩子顿时被感化,还兴高采烈的交给老师了。当孩子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不恰当的表现时,不是马上批评、生硬拒绝,给些缓和的时间,反而他们自己能处理得更好。
9、 学习后遇到有看不惯的事情,我们能先做到控制情绪,但是忍得也不舒服。可以缓和、平静得表达我们的感受,自己舒服了,也不会伤害到他人。这需要时间,慢慢修炼。因为以往的模式,我们会带着很大的情绪表达我们的负面情绪。
10、 中级班开启约练,尤其是做了咨询师角色后,我发现能慢慢把焦点的理念更多融入到生活中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