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状况
曾国藩年轻时身体虚弱,30岁左右得了肺病,机会丧命;中年得了皮肤病、肾病;晚年得了眼病,几乎失明。还要家族遗传性心脑血管病,61岁死于脑中风。
短短六十年时间,曾国藩几乎没有健康的身体,但他科举封侯、创建湘军、治理家族、教育子女,一个人几乎干了两三个人的事情,并且自我管理也做到很到位。被誉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清朝那时人的平均寿命是三十多岁,曾国藩活到61多,也算是高寿。
二、养生之法(心、身、神三方面调养)
曾国藩通过年幼生病,后饱读诗书,总结出“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
《致澄弟:述养生有五事》养生之法约有五事:
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1、养身:身体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如果没有好身体,建功立业都是奢求。清代李渔就说“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强筋健骨”。
曾国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
曾国藩饮食很规律,只吃八分饱,饭后散步,睡前泡脚。
2、养心:这里的心不是指心脏,而是人的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智能的体现。心是身体的感知系统,收集信息之后,集合到中枢神经,给人的综合反应和感受。
去除欲望和愤怒,但不要丢掉倔强。倔强代表坚毅和志气,现代人很难分清,贪婪和愤怒背后都有倔强,把倔强留住,才能达成建功立业的目标。曾国藩把养生和处世完美结合。
心无所定,身似浮萍,心若不定,哪怕身在桃花源,也依然感受不到乐趣。
3、养神:通过静坐,静心养神,养浩然正气。神是一种气场,能量。潜意识的本能表现就是“神”。
曾国藩说“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观神识人,可以看清“神”的清浊。内心稳定,无欲则刚。
三、生命哲学
曾国藩在对养生的认识和复盘中,逐渐把身心神融会贯通,写下《养生要言》“心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即人唯有内心安定,精神才能安定,唯有精神安定,身体才能安定。
“神静儿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人体的脏腑是有形的,而情绪和精神则是无形的,正是这无形的情绪和精神,调和这有形的脏腑。
书法、围棋、太极拳都是养神养生的好方法。
四、感悟
以前年轻时候不知道保养身体,到如今年纪稍大就觉得力不从心,开始注意保养,但为时已晚,也好过依旧不管不顾。
每天争取早睡早起,睡前不要过多思虑,早起不要忙忙碌碌。养成适合自己的生物钟和好的习惯。吃饭8分饱,就是散步总也做不到。
我通过学习,知道人的身体要受情绪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主人,不为外事外情所扰,定住身心,就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身体相对也会健康。
方法可以是静坐,瑜伽,冥想,正念,时时关照自己的内心,不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