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浩然之气的三条心法:
配义与道(行合乎道义的事);
集义而生(一刻也不间断地积累);
勿忘勿助(不能忘,也不能拔苗助长)。
勿忘: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
勿助:
期必心就会导致一厢情愿,就会滋长贪巧求速的侥幸心理,贪巧,是使巧劲;求速,是求快速。
勿忘勿助:
“期必”:“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
吃药三原则——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
在每件事上,都不要忘了基本原则和既定方针,则浩然之气就能有所养。不违背规律帮助它生长,浩然之气就不会受伤害。
凡事要成功,就是专注、坚持、积累。人生之终极挑战,就是自己不能勿忘勿助,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和自己的懒惰和懈怠作斗争而已。你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懒惰和懈怠。
记得TTT讲师认证课程之前,总负责人来做课前调研,一个优秀的讲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看完勿忘勿助篇,突然那个时候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不是一个有表现欲的人,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应该可以创造价值对他人有用的人。
所以,我当时提了2个点:
1、讲师不能带着个人英雄主义情节站上讲台;
2、一个讲师更多的应该去思考我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员提升知识与产能的效率?
第一个点其实就是养浩然之气篇的第一条,要行合乎道义的事。我们的LPTC培训在于把一整套完整的NBS(Needs Based Sales/Services)逻辑通过授课的方式一样能把逻辑复制给新人伙伴,进而帮助他理解我们如何通过这个课程提升能力,进而通过能力达成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但是,如果一个讲师带着虚荣心,英雄主义情结去做这件事情,课堂上研究最多的一定不是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他个人是如何如何战无不胜的,他的光辉超越课程本身的时候,这趟课程已经变味儿了。
第二个问题,现在看来我虽然初心是好的,希望帮助新人伙伴通过理解课程来尽快让他们有使用这些方法创造成功案例,进而进一步树立在新职业轨道上良好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但现在反观我就犯了期必的错误。我们给的这是一套心法,但是这套心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各个角落变成更好的自己,没有时间沉淀第一根本没机会理解,第二有时间沉淀不用心也未必会理解,第三有时间沉淀用心没悟性也未必能理解那么快那么透彻,第四就算悟出来了,不用不坚持用不把它刻在骨子里依旧对他没用。所以,课堂上作为讲师,我只要把课程目标通过更好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去讲透彻一些帮助他们可以更快理解感悟,但课堂后,更多的需要他的主管长期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提醒,有伙伴跟他一起来长期坚持做这件事情,才会慢慢地看到效果。这个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很类似的。
所以,养浩然之气通篇给我的认知就是带着自己独立,正确而有价值的三观体系做正确的事,坚持做,持续做,不急,不停,专注,努力而坚定。至于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无需刻意追求,也无需特别在意。人生最美好的地方在于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路途中沿途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爬坡和下山时不同的速度与激情的感受才是最有意义的。只要有行动,就代表着我们一直在路上,追求美好的路上!这就是克服懒惰和懈怠克服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