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60

问曰:诸根境若无有自性,那观察不同境的想蕴又会如何呢?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使心识妄取色等尘境,依于先前所见境,使意识取执种种如同阳焰的幻相为实有,由是妄立诸法不同义相的心所法,应知这就是想蕴。

如上所作观察,诸根境皆无自性,而观察诸根境不同的想蕴,也同样无有自性。但是在世俗中,想蕴也并非全然无有,它也有自身的种种作用表现,若要破除对它的实执,需要先认识其体相作用。想蕴是有情妄立诸法的一种心所法,它能令心迷妄地执取色等尘境。依靠所见境,然后意识进行判断缘取种种不同境相,并进一步执著这些境相。这个过程如同执著阳焰水一样,虽然阳焰无有水的性质,但是依想蕴的作用,有情会生起水想;同样,名言中的色声香味等尘境,本来无有任何可缘之体,然而依想蕴的作用,有情安立了诸法的各个不同法相,如这是火、这是大山等等,这一切皆是由想蕴迷妄安立的名言假象。若能了知想蕴的这种迷乱作用,对内外境诸法的自性妄执,一定可以生起清楚认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问曰:诸根境若无有自性,那观察不同境的想蕴又会如何呢?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使心识...
    愚9阅读 221评论 0 2
  • 问曰:心意能至境而取,所以意识取境是自性有。 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 设如是命者,应常无有心。 心意若离开诸根,...
    愚9阅读 265评论 0 3
  • 问曰: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声音无有缘取者,这又有什么过失呢?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声...
    愚9阅读 272评论 0 4
  • 问曰: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声音无有缘取者,这又有什么过失呢?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声...
    愚9阅读 177评论 0 3
  • 问曰: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声音无有缘取者,这又有什么过失呢?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声...
    愚9阅读 29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