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很多人总是会为明朝的灭亡感到惋惜。但同时也会对明朝最后一任帝王“崇祯皇帝”诟病不已。
就如我们小时候看过的金庸小说《碧血剑》里,故事的主线讲的是明末被冤杀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及其师门华山派义助闯王,夺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师仇构成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他的复仇之路与天下江山的争夺交织在一起。
这时,我们不免疑惑,如此忠君爱国的袁督师,为何会被崇祯所杀?
但长大之后,了解过当年的历史环境之后,不得不说袁崇焕死得不冤,下面今古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的几大理由:
首先,好大喜功,空许五年平辽
袁崇焕在崇祯登位之后,就极为积极的寻求辽东任职的机会。当崇祯问及几年可平辽的时候,袁崇焕直接就对崇祯许下五年即可平辽且不需增加粮饷的承诺。
但袁崇焕转头在给同僚的回答,却是“聊慰上意”,这就是纯粹的给崇祯说好听的,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五年就能够做到平辽。
其次,私下与满清议和,使明朝失去朝鲜
当袁崇焕刚到辽东上任的时候,袁崇焕便在趁着吊唁努尔哈赤的机会,与后金议和。这个在当时的可信度还是相对较高的。
当时刚刚取得后金统治权的皇太极,为解决粮食危机和朝鲜的侧翼威胁,发兵攻打朝鲜。但此时袁崇焕所控制的关宁军在后金主力尽空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作为,反倒是毛文龙的游击军四处出击,给后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第三,擅自卖粮与喀喇沁蒙古,间接资助满清
袁崇焕在督师辽东的同时,还曾经将辽东军粮私下贩卖给喀喇沁蒙古,给出的理由是喀喇沁蒙古缺粮,如果不卖,就会倒向后金。
但打脸的是,喀喇沁蒙古在取得袁崇焕的明朝军粮之后不久,就直接成为了后金的蒙古八旗,更是及时缓解了后金当时的粮食危机。而毛文龙所在的东江镇游击军,却由于得不到袁崇焕的军粮而挨饿受冻。
第四,擅杀毛文龙,至辽东局势崩溃
当时明朝在辽东主要是采用关宁明军主力配以东江毛文龙的游击相结合的战略,总体来说有着毛文龙的东江镇的存在,满清尚且不敢大肆侵扰明朝,远离自己的辽东老巢。
但是,由于毛文龙自领东江镇,虽然隶属于袁崇焕的指挥,但在许多战略方针方面并不与袁崇焕相一致,这使得袁崇焕在后来假借朝廷的名义将毛文龙诛杀,致使东江镇崩溃,其后失去对东江镇控制的袁崇焕,干脆就将东江镇给予取消,毁掉了毛文龙多年辛苦建立的皮岛根据地。
自此,后金军队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大规模的入寇关内,劫掠明朝的人口和物资来壮大自己。
第五,十万清军绕过山海关入寇关内劫掠,辽东督师毫不知情
崇祯二年,降服朝鲜并少了毛文龙这个始终骚扰后金的威胁之后,皇太极举兵十万,从遵化、三屯营突入关内,负责辽东一切事务的袁崇焕却毫不知情。
结语
可以说,虽然袁崇焕说了他五年即可平辽,但是对于崇祯而言,袁崇焕才到任不到两年,东江镇就没了,喀喇沁蒙古也成了蒙古八旗,朝鲜这个铁杆属国更是成了后金的自留地,以前一直没能打到关内的后金骑兵都可以兵围京师了,更何况还有着袁崇焕与后金私下议和的可能,这一例例、一桩桩现实展现在崇祯的面前,就不由得崇祯最后决定将袁崇焕杀死了。
而袁崇焕的死不得不说,他作为一名守城将或许是合适的,就比如他取得的宁远大捷,但是如果将一省之地交于他,以他的能力或许就力有未逮了,局势反而会变得更加恶化。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