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光着脚面对布满荆棘之路时,是从荆棘中趟出一条路吗? 按照以往励志文的套路,应该是“不要怕,光着脚走过去!” 我很幸运,读到今天的晨读故事,给了我另一种可能——”停下来,做双柔软的草鞋,再走”。 我仿佛能真的看见那个故事假定的那个停下来做鞋的人,看到他 淡淡的、冷静的面容,看到他静静地做鞋,没有一丝多余情绪的穿上鞋,继续往前走。平静,却又无比强大。
1、 时下的励志类故事和文章,有的人会亢奋好几天,想着我要咋样咋样,仿佛未来世界已经在我的脚下,也会焦虑好几天,想着我要快点咋样咋样,仿佛未来已经要把我扔下车。这一刻亢奋、下一刻焦虑。满眼都是未来,为未来亢奋,为未来焦虑。我们每天学习励志文章中的方法,看着镜中的自己,出门前内心高吼:”你很棒!加油,加油!“ 半路遇到挫折,内心大声吼:“跌到了,站起来,别趴下!” 结果遇到尴尬,内心大声吼:“这有什么,别害怕,往前走!”
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鼓满风的帆,或者是满弓上的箭,随时准备背水一战。我们要鼓足所有的勇气,勇敢地“”吼着“誓言,要踏平一切荆棘之路。 没有人想到说:“嗨,走荆棘路的时候,别忘了,可以做双柔软的草鞋,没说不可以穿哦,别忘了。”
2、我们也会这样教孩子。很有意思现象,好像现在在外带孩子,递个手、给个拥抱,会很奇怪,会招来异样的眼光,人们会无声的评价你这个行为叫”溺爱“, 他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会被这样的可能性搞丢的。一个小小孩在外摔倒在地,你想正常递把手,想让他借力站立,不行! 旁边孰不相识的奶奶辈都会很专业地指导你:“不要管他,让他自己站起来!” 孩子在外伤心哭泣,你正常想给个拥抱,想让他得到些许鼓励,不行! 旁边孰不相识的奶奶辈都会很专业地指导:”小孩,你哭什么,要勇敢点!“ ”哎,不要去抱他,要学会坚强“! 然后,小小毛孩会在围了一圈站着看他的大人中,自己爬起来,厉害,挺好,我们长舒一口气。当然,也有天性“”不厉害“”的小小毛孩,没有在大人的一片“站起来”、“站起来”、“加油”、“加油”的 “吼叫”声中自己站起来的。我们面对孩子可不可以不用那么那么强硬,不用那么那么用力,可否稍微柔软一些,可否放松一些 ,递给小屁孩一只手,给小屁孩一个拥抱,让他借把力,让他得到点鼓励—— ——真的对他的未来是个灾难吗?
3、我不是在谈育儿科学。我在想我们以何种态度、何种面目走近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给孩子展示何种态度,何种面目走近我们的目标。大家的情绪仿佛是鼓满风的帆,或者是满弓上的箭,一边吼着激励自己的话一边前进,气势恢宏,发誓踏平一切艰险, 我们认为我们的前方是一场非生即死的战争。 我们很努力,不,应该说是很用力地为未来生活。 我们还在这样用力地教孩子,用力教孩子要用力准备, 踏平一切荆棘,走到目的地。
可是,时刻绷紧情绪的弦,很容易让它崩断。 平庸之辈和顶尖武者的差别就是在比赛的间隙是让自己始终保持高度亢奋和警觉的状态,还是能放松自己,保存体力。追求的路上,可以不用那么那么坚硬,不用那么那么用力,可以学着柔软一些,放松一些——只要保持平静就好,平静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平静地往前走,遇到困难,平静地停下来,想办法,也许是穿上草鞋,也许是绕条路。
4、曾经,参加过一个戒吼训练营,里面都是情绪高涨、满满正能量的家长,虽然普通,但 又全心爱孩子的家长们,每个人很认真地学习如何戒吼。 那些很用力的家长,自己落后一点点都会有巨大紧张感的人,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成绩和每一句老师评价也不会轻描淡写,总归会有大的情绪波动,戒掉吼的效果不明显。
戒吼戒吼 ,不仅是对孩子戒吼,也是对我们自己。过度的激动和亢奋都不利于我们自己发挥,我们应该尝试放松,用平静积蓄能量,不停往前走,像只蜗牛一样,没有声音,看不见表情,往前走,不停步。
据说,埃及的金字塔顶,除了雄鹰之外,只有蜗牛到达过塔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