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米的爸爸,从前是七个孩子的大家庭的一个家长。在温饱尚且不能解决的年月,在子女受教育方面,生活方面一点看不出重男轻女迹象。算得上一个难得的好父亲。
然而骨子里他的俩儿子在他心里重如泰山,五个女儿加起来那也是轻如鸿毛。
尤其在女儿们长大以后,嫁出去的女儿更是泼出去的水,在这一点上其偏心的程度一个县找不出两个。恐怕几个县也找不出一个。
说一件小事,曾经的掌上明珠。劳苦功高的大女儿,出嫁时,她的妈妈希望陪送她一点嫁妆啥的,这个爸爸愣是什么不给,就是给了两个小箱子,这不几年后,大女儿带着五六岁的儿子来走娘家,小米看见了动人的一幕。
大女儿的儿子聪明可爱,但是做姥爷的根本就没正眼看一下,那是夏天的一个下午,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其乐融融,也是五六岁的孙女和外甥两个就在一圈人中间跳舞,头上都顶着个手帕,两个孩子跳的起劲也有趣,一会儿,小米爸爸对孙女说:平平来,歇歇歇歇来,歇歇歇歇来,就揽过孙女坐他腿上休息。平平一会挣脱又和鹏鹏一起跳,跳了一会,小米爸爸又说:平平来,歇歇歇歇来,又一把揽过平平坐他腿上,如此说过三次,鹏鹏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小米是看见了姐姐脸上的表情。当然这表情只是一瞬间消失,谁会和他计较!一贯作风了。
有一年,小米妈妈生病了,小米带孩子去照顾,妈妈的病就要好了,小米爸爸回了一趟老家。老家院里有几棵大杨树,小米很小的时候就栽上了的,一直想卖了,没得机会,这一回行情不好,卖了两千八百块,这老头回到城里来,正好嫂子过来了,老头把钱一把交给儿媳。儿媳没要,说放着吧。其实,放着是谁的还是谁的。哥嫂都是高级教师,在县里都是高工资,对于女儿,老头不舍得给一点点,哪怕把这些钱给儿子百分之九十,女儿们百分之十。儿媳就是虐待他,他一点意见没有,女儿们必须做到是处,有一次,小米的妈妈病重,女儿们殷勤探看照料,小女儿孩子小,去的不勤,被他盯上了,天大的意见,妈妈说,弄着孩子,天这么冷,小米爸爸说:电话也上了冻啊。小米妈妈去了医院后,小米爸爸还去查户口。去到就问:五丫来了吗?几个人包括同病房的人都知道他那脾气,齐声说:来了。话音刚落,五丫真的进来了,她知道真相小声对小米说:再问说这是第二趟。
这样的爹不知道别处有没有,在小米看来也是奇葩。
2
以上是以前发的,今天接着写了点
在小米看来,爸爸这一辈子似乎只生了三个孩子,一辈子的江山给了大女儿,然后许多年人力财力都给了他最喜欢的大儿子。尽管小儿子那么争气,那么省心成为恢复高考以来全镇第一个本科大学生,尽管他心里很欣慰很高兴,却从来没宠溺他一点点,大学一放假就让他像模像样地干农活。
大哥刚刚订婚,小米亲自听见爸爸妈妈在一起闲谈,爸爸说“咱得拿着儿媳比闺女贵重啊!”爸爸从不多说废话,说出的那就是发自内心的,事实也是这么做的,那时候还比较穷,每年的秋后物资交流会,爸爸妈妈一定给大嫂一点钱,让她去买衣服,家里的这些女孩们是没有的。
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愿再提,突然有一天发生了意外车祸,小米的大哥四十多岁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他的爸爸妈妈是多么沉痛的打击……
生活上许多年如一日,拚命的省拚命地攒,去城里大集买菜买最赖的,一块钱一棵大白菜,他也不舍得,他买一块钱三棵的,好吃吗?买萝卜买那种带猪尾巴根的,小米知道爸爸的脾气,每年种大白菜故意多种点,知道爸爸喜欢吃辣椒,尽管自己不习惯吃这个,也多栽一点。爸爸的退休金一个月六七千,光吃好的还能花多少?人家都说有钱用了刀刃上,爸爸攒钱没意义,儿子儿媳工资每月都是一万多,不稀罕。
小米爸爸的付出和爱给了三个最大的孩子,然而特别喜欢四女儿,喜欢归喜欢,不舍得给她什么,这些年住着她的房子,她若租出去能挣多少钱?这些他决不会过过脑子。
小米爸爸没进城在家种地那些年,小米惦记爸爸受累呀,每到好种好收了,自己的活不干,就撵着孩子爸爸快去帮忙,有时帮他干完了,护着不让走,还要帮他大儿子干,估计没有想想二丫自己在家弄着个孩子那活该怎么干,有一年孩子爸爸回家时帮他们晒了一些瓜干,说还去帮他们拾,结果没去,小米爸爸一等二等不见人,有一天小北风嗖嗖地刮着,自己去拾还有个邻居跟了去帮忙,他说“这要不是等二丫家,捞着受这罪了!”
小米虽然在兄弟姐妹中是唯一生活在农村条件最不好的,依她的条件,在孝道方面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给他干这么多的活,也不可能赢得他一点点真心。
谁和他一般见识?他没上过学,从小受穷受累惯了的,好歹自学扫盲能干工作,说到底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是这个样子。
3
小米每一次去看他,一个人孤孤单单,一般不在家,吃点饭就出来,大部分的时间在外面度过,看人打牌下棋,儿女们都很孝顺,哥哥经常去看看,经常去送吃的,那么大岁数,头脑很清晰,思维很敏捷,只是思想意识的局限,儿女们感受不到什么父爱,本来他就不会疼人,他没别的爱好,就是节约成癖拚命攒钱。
每次去给他包点包子冻起来,小米从家里带着面菜路上再绞上肉馅,有一次心想,爸爸退休金一月六七千,花不了的花,我的条件最差,还有两个孩子负担,我给他花了这份钱,对他没多少意义,于自己却是感觉到的付出,心理有点不平衡,又一次去就没买肉,爸爸自己去买肉,看着他那么大年纪过马路过红绿灯,心里非常地不忍,从那以后,都是自己途中买上肉,肉贵以来每次要买四十块钱左右。而小米自己,说真的自从猪肉二十七八一斤,真舍不得花那冤枉钱。有一次四季豆七块一斤,想到白菜吃俗了,就买了这个包贴包。这些说起来微不足道,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做,都报不过父母的养育之恩,爸爸自己有钱身体健康不用儿女们出钱伺候,已是莫大的幸运,应当感念不已了。
一直以来,地里接下什么新鲜东西,就送什么新鲜东西,爸爸爱吃方瓜,最早成熟的自己不吃也赶紧送过去。
小米儿子上城里上初中,虽然小米从年前就考虑这个事,最终因为不明白有些证件具体怎么办,没有办妥当,网上报名初审没有过,错过了最佳报名时间,多亏了一个亲戚的帮助才挤进去,但是暂时住不上校,以后可能有机会。不得不去住在姥爷家里,没有去小米就料定待不上两星期,他定会看不惯,现在的孩子可不必从前的孩子,在家没缺着,光想吃点好的,小米和爸爸消费观念就不同,有代沟,何况一个小孩。又何况这孩子有点挑食偏食,大人们觉着好吃的各种疏菜,他都不爱吃,早晨起来怕晚了,就出去买了包子,买个馅饼,有时再买一份给姥爷送回来,小米说,姥爷爱吃豆腐脑你给买点送回来。买回来,小米的爸爸也都吃了,但是吃了也不高兴,觉着小孩浪费了钱,不会节约。是的,应该节约,多少钱也不够花,小米很明白这些,但是一个长身体的孩子也不能太苛刻了,先顾眼前要紧吧。小米很想买箱牛奶给孩子送过去,可是,不敢啊!怕爸爸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