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跟妈妈单独吃饭,说起了附近邻居小孩的近况。妈妈一脸的羡慕得诉说着别家的孩子:例如刘阿姨的女儿在街道办工作,还兼职一份打字的,打字贼快又努力的赚钱;方阿姨的大女儿读到了硕士在知名公司工作等等。最后懊恼沮丧的说“怎么别人的孩子那么优秀,而我却培养不到,你们两姐妹都差劲呢”。
我一反常态的没有怼她,而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没有所谓的你培不培养得到,而且每个人的造化不同”。以前我都会怼“怎么你永远看到别家孩子的闪光点,而自家的哪哪都一大堆毛病呢?”,总是很愤怒,带点伤心的心情。
也许现在我长大了,有些懂妈妈的心情,她那一辈没什么文化,读个小学就出去社会了。靠自己打拼给了我算比较好的生活和条件。她觉得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从被人看不起到另眼相看。可偏偏在孩子的成就上,感觉妥妥的输了,也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就像自己精心照顾呵护的小树苗,如无意外都会长成参天大树,能独当一面。可小树苗就偏偏长歪了,还任性的长得不茂盛。奈何,无论她多不喜欢,多不愿意承认,小树苗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长。
我妈妈不一定是一味单纯的计较,而是她不能承受自己多年的心血,最终的结果是南辕北辙的。说白了,孩子的不成功是自己的失败,她不能承受这个真相。她一向的好强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通过这个母亲所富裕的生命,是通过母亲的肚子长大出生。孩子出生后面对是全新的世界,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是孩子学会独立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父母可以给建议,老师可以给指引。最终只能孩子选择怎么走。
我未婚,希望有孩子后可以好好接受“孩子只是通过我诞生的,他/她是独立的人格,且独一无二的。我做的是尽量指引他/她选择不危险,而且开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