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比较直观易懂的三元脑结构,这节我们主要讲人类脑的组成部分。
这一讲来深入剖析一下人类脑新皮质的四大脑区。
它们分别是: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其中额叶包含了以下9大功能,额叶的结构又分了好几个区
最大的区是前额叶皮质:它是负责计划,分析,判断,专注,社交还有自控的(人的理性区域),所以前额叶皮质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最关键区域。
在这里面,人类的前额叶皮质比例是远大于其它任何动物的比例的。
前额叶皮质越大的动物,它就越聪明,而且只有前额叶皮质足够大,才会出现语言神经中枢,在猴子前额叶皮质里面就找不到明显的语言神经中枢,只有人类有。
在人类的额叶里面有一个布洛卡区,它就是我们生产语言的地方。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是人类最主要的两个语言神经中枢!
前额叶皮质其实和年轻这个词高度相关,它是人类大脑最晚发育完成的区域。通常一个人到25岁,前额叶皮质才能发育成熟。
而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他大概到30多岁的时候还在发育,所以他想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的晚,比如空间和时间怎么运行!
前额叶皮质的发育曲线可以见这张图,能看出来从15到25岁是高速发育阶段,但是15岁之前的前额叶皮质是基本上没怎么发育的,到了25岁到达一定高度后就变得平缓了;
通过这张曲线图,大家能想到什么问题吗?
结合额叶的9大功能:智慧,分析,判断,推理,社交,自控,学习,语言,洞察。
有没有发现孩子的自控力,社交能力普遍不高呢?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社交和我们成人不一样,所以,要理解孩子!(男孩子得2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女孩子大概在17岁左右)
某著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那里!
其实这句话中的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自控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这段距离,就是选择,选择延迟满足,自由选择)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这部分区域发育的越来越慢了,原因:
因为进入信息社会后,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工业化和农业化社会,人类的前额叶皮质变得越来越专注于优先发展更高维度的信息处理能力,让我们能更快更多的处理信息,有大量的神经元被用于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这样一来,此消彼长,发展自控力的神经元资源就会被削弱,导致自控力发展比其前人更慢了!(电子产品惹的祸,大多数交付给了信息了)
不过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自控力发展的晚,成熟的就晚,越晚成熟,对世界的理解维度也就更高。
前额叶还有两个功能是社交和模仿:其实这2个功能对我们学习,自我认知和决策分析的作用非常大!
人类有很多能力都是习得的,比如把一个人扔到某个环境里,他就会被那个环境熏陶,而这个熏陶过程,就是我们大脑里的一种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这类神经元的功能就是模仿,比如我们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调整自己的语气和身形去配合他们,或者你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言谈举止就会有点像外国人,这些都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镜像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前额叶皮质的两大区域里面:一个是前运动皮质和初级运动皮质区,它们是挨在一起的,另一个就是布洛卡语言区。
这里就要提到额叶里另外 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了,叫做运动区。如果你把它们往下看,你会发现它和我们的脑干和脊椎呈一条直线延续下来的,这条直线其实就是人类身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之所以叫运动区,是因为它对我们行为控制最为直接,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想模仿别人是情不自禁的,因为镜像神经元直接控制你的运动区,让你情不自禁的就动起来了!
另外一个区域是布洛卡区,是负责语言的产生,这里面也有很多镜像神经元!理解了这个结构,相信你迅速就理解了学习语言的本质是什么?(环境)
其实本质是模仿和社交!
那我们现在能想到哪些错误的学习方式吗?
学外文时,如果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错误的学习方法用到的是负责分析推理的前额叶皮质,不是负责模仿和社交的镜像神经元。(比如拆句型, 翻译等)
镜像神经元还给我们产生共情的能力和同理心有很大关联,它也和音乐能力高度相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通常音乐天赋好的人,通常语言能力不会差。
现在大家就理解了学习语言和音乐的捷径,其实都是深度浸泡在大环境里,拼命模仿别人,而反过来通过考试做题,分析推理来学习是会事倍功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