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言的修辞呈现及其作用
《周易》有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唐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现代汉语之“修辞”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的目的是为使内容表达更趋生动形象。古人素有“为文论道”之宏愿,这亦与人的修业有关,所以,“修辞”一词源远流长。假如承认方言属于“为文”的材料,那么,琢磨一下方言词语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应该是颇有意义的雅事。
(一)比喻
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点作描述,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从而加深人们印象,便于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理的修辞手法。黎里方言词语多用比喻,其样式又大致可分换喻体(换部分、换全部)跟添喻体两类。先主要说说换喻体。换部分字的,如:称被窝儿曰被风筒,风筒用词比喻中给人冷飕飕的感觉,似乎在提醒那些顽童,睡被窝儿须防进风感冒;称一种油炸的用糯米粉制的食物曰油墩,以乡村中触目可见的土墩比喻米饼状,虽说是清乾隆帝的赐名,亦浸润着农人耕夫的草根智慧;称脚劲曰脚花,以有形有色之花,形象比喻无形之足力,可见里人对脚的作用之重视程度,结合对古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理解,我们更能感受黎里方言“脚花”所寄寓的“践履为先”的朴素实践观,更能体察成语“春华(花)秋实”所蕴含的物物因果依存的哲理。其他,如称把戏被揭穿曰穿绷,绷纱一穿即过,喻示伪装无法长久;称抽屉曰抽斗,喻示斗可藏物;称方凳曰骨牌凳,凳如骨牌,小巧精致,招人喜欢。换全部字的,如:称受人怂恿干蠢事曰掮湿木梢,木梢已重,尚且湿透,何不锯断干透后再行处理?掮者之愚,愚不可及;称时间宽裕、可以从容办事或做得称心曰体泰,体稳如泰山,心情焉有不舒畅之理?称猪舌曰门枪,用字干脆换得面目全非,而“门首之枪”,足见“天蓬元帅”抢食厉害,比喻意图毕现,颇具化庸为谐之奇趣;称翅膀曰机胛,借助科学想象,以现代化的机器部件比喻飞禽的翅膀,似乎故意让人展开鸟飞神速的翩翩联想,一个“胛”字又将人们的视线引至熟识的家畜躯体之同一部位,该方言词的构设融优雅与通俗为一体,可谓神来之笔。其他,如称膝盖曰脚馒头,比喻形象,几令捧腹;称马虎、草率从事而做坏了曰搭浆,粘浆不牢,生动、形象、贴切;称玩手段曰调枪花,花招百出,言其刁滑;称非常、很曰海汇,如海样汇集,言其甚极;称事情做坏了曰豁边,边角豁开,言其补救不及;称言行出格、过分曰野豁豁,手法与豁边同;称反应迟钝曰木知木角,木之喻,木然也;称做事吃力曰牛吃蟹,无从下口;称做不好曰做勿连牵,如同物件快要散架;称突然曰冷皮生热,乍寒迅热,瞬间即变。这些,均是探囊取物般轻松可得的黎方言比喻好例。
再约略说说添喻体。如:称后背脊骨曰背梁脊骨,添一“梁”字,以屋架结构喻示脊骨为撑起人之躯体的关键所在;称肋骨曰肋棚骨,“棚”字之加,实非赘余,横向排列的骨架,犹如撑建起护腹的棚屋,保护着五藏六府,其重要性形象可视。
(二)拟人
拟人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的动态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果把甲事物(可为人)借助丰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单纯的物),也称拟物。如:黎方言称汤匙曰调羹、超,这是类似于拟人修辞的方言词,调匀羹汁——以汤匙的功用性动态描写替代物名,可谓妙思词构;称椅子曰靠背,背可倚靠之坐具也,与前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如:称饱满曰绽,取花蕾鼓绽的特例比拟一般事物;称火柴曰自来火,比拟手法赋予方言人格化的心理色彩;称赶快曰嗷扫,具有催促作用的方言副词,通过拟人化修辞手法,使疾言厉色的呼唤情态凸现无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