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沐风心理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前不久同学打电话告诉我想和结婚10年的丈夫离婚,问清楚原因才知道是因为先生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个生日蛋糕,即使是事先提醒也会忘记,同学觉得在先生的心里没有那么重要,接着我问她那这么多年是什么让你们维持了下来?她想了想,说先生其它地方还算可以,工资会全部交给自己,家务活也是尽可能的多做,平时周末也会陪自己和孩子,等她平静下来后我再问她,为什么这个蛋糕对你那么重要?她想了很久才告诉我说,小时候过生日羡慕人家有生日蛋糕,但是父母给弟弟买也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那时候开始心里就暗暗发誓,等将来长大了,结婚后一定让自己的丈夫买,可是结婚后丈夫却从没有实现过这个愿望,原来是埋藏在童年深处的未完成的事件。
乍一看会觉得女主很矫情,而这就是婚姻中无法承受之重的一种,这种无法承受之重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未满足的渴望,末了结的事件,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投射。人们童年早期在重要客体那里,在过往经历里没有得到的满足总渴望在亲密关系里获得,而有一些童年早期的创伤比如遗弃、忽视、虐待,过度保护等等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当带着这些创伤进入到婚姻里,就会在亲密关系里无穷无尽的索取。
就像多年前的一个朋友,从小没有受到父亲的正视,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父亲的看到和认可,学习工作都非常优秀,结婚后仍然不断的奔跑,不断努力,每次成功时都会分享给丈夫希望丈夫能看到自己,认可自己,这就是童年时没有被修复的创伤,不知情的丈夫大部分时候都在和她分析还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这让这位朋友很挫败,再次体验到了童年时期父亲带给自己的无价值感,当丈夫明白妻子后面的渴望后,解释自己并没有轻视她,衷诚的表达自己对她的认可和赞赏时,她却表示怀疑,觉得丈夫并没有打心眼里认可自己,无论他怎么做都觉得丈夫只是同情可怜自己,觉得在婚姻里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对婚姻越来越失望。而这就是婚姻中的无底洞,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婚姻生活里尤其是在发生冲突后我们常想对方应该知道,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习惯,不同的经历的两个人又怎么可能会完全契合呢,我们想象中的应该这样那样,殊不知都是一种理想化的投射。投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幻想,而大部分有创伤的人却是靠幻想的客体支撑着走过来的,创伤有多严重,幻想客体就有多完美,有的甚至会将客体幻想成拯救自己的英雄,然而,对方却只是一个很普通男人或者女人,真实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需求和渴望,谁都无法成为拯救谁的英雄,当将对方上升到一个理想化,甚至是拯救的位置时,婚姻又如何能承载得了呢?
大部分婚姻相处多年后都会有一个无比挣扎的阶段,而那个阶段就是理想和现实的破灭,这种破灭意味自己的认知以及支撑自己的幻想客体被打碎了,破灭了,炼狱般的痛苦会让人体验到绝望,悲伤,丧失,而这又恰恰给了我们一个重生的机会,我们可以带着对生活的坚持和热爱,开始思考婚姻关系的本质,将对方这个普通的凡人归位到仅仅是丈夫或者妻子而不是童年时期父母或者其它重要客体的角色,开始理解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期待和渴望,再重新建构思考如何自我满足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时,才能卸掉那些婚姻中的无法承载之重,让婚姻里的两个人变得自由鲜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