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罗海阳,教基不迷茫。欢迎各位同学来到虹鸟教基学练记考的课堂,今天来讲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教育学家,他在整个东西方教育史上的影响力都比较大的,民国教育大师的启蒙者杜威。
之前讲过,我们每次的学习都是四个步骤学、练、记、考,条理非常清晰。
看一下今天的第一个步骤“学”。
首先就是学一下杜威的一些思想。杜威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教育学的一个极大成者,杜威也建造了实用主义的一个理论大厦。他的著作很多,涉及到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等各个方面。然后就是他是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一个文化现象,其倡导的是活动课程理论,他还是“实用主义之父”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杜威这一节容易考一些客观题,考察他的地位。接着详细来看一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好。第一个是“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其实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教育即生活,也就是首先教育要适应儿童的生活;接着是教育即生长,就是教育要促进儿童的生长,要遵循儿童生长的规律;第三个就是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其实也就是儿童获得了一些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的改组改造;还提出了学校及社会。这是教育即生活的延伸,因为他说到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其实也在学校里面;再有就是他的课程变革。课程变革放在这讲的是因为它是一个递进关系。有递进关系的就是“从做中学”,即从一些活动中去学习经验,整个教育及生活,学校及社会,再到从做中学,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二点的是“教育目的”,他主张的是教育无目的论,无目的论其实是反映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
主体的自觉就是儿童有一个自觉意识,他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外的一个外在目的,也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它的目的,或者说没有教育过程之外的一些目的。
第三点是“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这个三中心叫做新山中心,之前讲杜威还有一个旧三中心,旧山中心我们讲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新旧三中心不要搞混了。
接着是他的教育著作。经常考的一个内容叫做《民主主义教育》。
再就是“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怎么进行教学呢?首先是要设置一个疑难的情景,有这个情景,然后确定情景中疑难所在,接着提出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各种假设,再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最后看一下,验证一下,或者修改一下这个假设,这就是五步教学法。
第六点就是教材心理学化,这个点要注意一下,因为有的教材里面没有把这个点给标出来,但是考试当中有时候会考。教材心理学化其实就是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者知识的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他所被抽象出来原来的经验,是说儿童去学知识,是直接学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叫做间接经验,就是别人汇总好的,我们普遍的学习都是学习的间接经验。而杜威强调把这些间接经验恢复到原来的经验,原来经验什么呢,其实就是直接经验。也就是恢复到原来的本来面目,然后让学生的去学本来的一些直接经验。这种心理学化其实就是把间接的经验恢复到了直接经验,也就是直接经验化,这是教材心理学化的一个含义。
接着进行第二个步骤“练”,我们来看一下题。
第一个是单选,杜威是什么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考察他的地位,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然后再来看第二个多选,我们刚才讲过,教育及生活、学校及社会、从做中学。应该选的是a,b,c。
第三个单选。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新三中心是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应该选的是第三个。
接着是第三个步骤“记”。
首先就是要把握的记忆周期,也就是我们要在准确的时间去复习,包含两个周期:一个短期,一个长期,短期就是当天学完五分钟,之后学完30分钟,学完12个小时再分别进行复习。再有一个就是长期,长期就是间隔一天到第二天去学习,间隔两天到第三天去学习,这样一个复习计划就是复习界点。
其次是知识点的口诀记忆,关于杜威知识点的口诀记忆是:五个一加上三四五。五个一是指一堆地位,刚才我们讲到,他是实用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再有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还有是一本书,《民主主义教育》;接着是一个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再有一个就是第四个一个教材心理学化;最后一个是从做中学。这是五个一。
加上三四五,三是新三中心。四是四个“及”,分别是:教育及生活、教育及生长、学校及社会、教育及经验改组改造。五指的是五步教学法,第一是先创设一个疑难情景,然后再确定疑难所在,再提出问题假设,然后推断困难,第五步是验证困难。这就是口诀记忆。
然后是关联知识点的记忆。
杜威有哪些关联知识点呢?第一个就是和赫尔巴特的一个新旧三中心对比。赫尔巴特是旧三中心,分别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然后是杜威的新三中心,刚才讲过,这里就不再说了。
第二个是杜威和陶行知,要注意下我们这一节的标题是民国大师的启蒙者。为什么叫民国大师们的启蒙着呢?其实是因为杜威和民国时期很多教育学家,哲学家都是有渊源的。因为杜威曾经在民国时期的时候来到过中国,也见到了很多当时的一个社会的知名人士。他的思想对这个社会知名人士也产生了一些影响,还有就是他对当时的整个教育界也产生了影响,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民国教育大师的启蒙者。
陶行知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是师从杜威的,思想便很相近,尤其是我们讲的教育及生活,教育及成长教育,学校及社会等等。陶行知又将这些东西中国化,他提出的是生活及教育,生活及教育,还有社会及学校。另外,教学做合一这个思想是陶行知的,不要和杜威的给搞混了。
关联的另一点是杜威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是技能主义心理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后面再讲到心理学相关的一些理论流派的时候,会再提到他。
接着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刚才已经讲过了,还有就是他的徒弟克伯屈,他们两个会经常放到一块考。
最后一是课程类型,杜威提到的是经验课程和经验主义课程理论,这都是他开创的。
接着进行最后一步“考”。
就是考察大家这一节课学的怎么样,大家可以填一下空里面的内容,如果能够填出来,准备这节课学的还很不错。没有填出来也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回过头来再去学一下。
招教之路,贵在有恒。
学习方法,学练记考。
要把握这四个步骤,就掌握了一个非常有规律的一个学习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就到这了,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