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转换方面,现在市场上的做法呈现三种趋势:
趋势一: 电商线下落地,如阿里与银泰商业结合之作,聚美优品的线下实体店;
趋势二: 相互渗透。万达与百度、腾讯合力打造的 “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场景服务“飞凡网”;
趋势三: 实体向线上结合,苏宁易购和生活广场联合模式。
那么对于一般的商场,不从战略转型的角度,仅仅就是营销的层面落地,有没有机会呢?
近三年,随着小程序的兴趣,本地消费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型平台,这种平台以同城吃喝玩乐服务类消费为主,提供更低的折扣和更多的玩法,这些平台大多是第三方自媒体,以内容或者销售为擅长,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
例如大连的相关平台:
综合类:益划、红券、云客赞、大连优选等。
亲子类:小天使俱乐部、大连亲子网、大连儿童俱乐部等。
规模虽然不能算太大,但流水每天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几十万,配合公众号内容推送,成为本地消费的又一流量入口,尤其是亲子、玩乐等甚至份额超过了美团点评。
商场具备比这些自媒体更有优势的资源,并能让这些资源更好变现:
1、让促销补贴效果加倍。商场经常会通过SP活动补贴商家,但这种补贴直接应用于线下往往影响力是一级,仅在线下到店场景中完成,如果有自己的商场小程序,则可以把这部分补贴的优惠可以通过线上小程序的各种插件例如秒杀、砍价、助力、拼团等进行裂变人气,从而四两拨千斤,让补贴不浪费。
2、提升商场的收租溢价能力。虽然大部分时候商场和商户就是地主和租客的关系,但都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气,有更多的收入,维持一个稳定的关系。所以商场如果有了“线上商场”,相当于开辟了另外一块收租宝地,或者在租售实体店面的时候作为配套服务,将提升话语权和溢价能力。
3、获得更多收入来源。商场有更多的异业合作的资源,很长场外的客户都希望借助商场的人气实现销售,但商场的租金和价格可能并不合适所有的场外商户,而线上商城则可以大大降低门槛,延展异业合作商户。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有在商场里搞活动卖房子的,谁说商场的线上商城里就不能卖房子呢?
4、商场需要形成客流循环。所谓的客流循环就是消费者在家看到商场相关信息,吸引到店铺,然后又分享购物体验,吸引好友再次到店。线上商城是一个提升线下到店率的有力武器,形成流量闭环。
5、商场公众号引流的需要。很多商场都开设公众号,成为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公众号仅仅是内容的传递,往往势单力薄,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如果有线上商城配合,有相应功能属性,则可以形成消费习惯,更好地提升公众号的粉丝量和关注度。
6、积累消费大数据。对于用户信息的掌握,是了解用户,精准服务的基础,很多非联营类的商场,其实对用户消费数据的掌握不足1%,大量的消费信息不经过商场的系统或者会员系统,自然没办法进行数据积累,而开设自己的线上商城之后,则可以逐步完善、丰富用户画像,形成自己的用户数据库。
那么如何更好地开设线上电商呢?
1、选好程序供应商。目前市面上几家大的小程序商城系统各有特点,适合商场系统要求具备多商户、分销、到店核销、店员管理等多种功能。同时服务商的落地服务能力也是考核因素之一。一般的商场往往很难建立一支5-10人的运营队伍(包括美工、文案、客服、推广、技术支持等),因此寻求外部合作供应商是必然之选。
2、营销部门和商管部门有效配合。在很多商场这是两个部门,往往跟商户要福利的事都是商管部门在做,而自媒体的运营都是营销部门在做,所以需要让二者充分协作,最好都有绩效激励机制。
3、面向消费者做好推广。一是线下店面的明显展示,二是线上平台的入口提示,三是不定期要举办各类线上秒杀等活动,刺激用户形成消费习惯。一般一个商城日活跃要达到几千人,才能有几万的流水。
4、与商户的售后服务。线上产生订单以后,线下相关店铺的核销、退货等问题处理。
5、中间分销团队的维系。除非商场有较大的用户基础,否则开通二级分销机制是必要的,需要维护好中间团队,并可以根据贡献与会员体系进行衔接,打造一支忠诚的分销队伍。
6、社群运营维护。除了一般的自媒体渠道,社群也是做好新零售的必要工具,通过社群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用户关系的维护、复购习惯的养成。
总之,商场开设自己的网上战场已是大势所趋,从单纯的公众号自媒体,到深度的功能型运营,商场要与线上抢人气,就必然要拥抱“互联网+”,这也是社交新零售的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