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图标的简洁与复杂
为了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和概括抽象能力,最近几天在临摹一些比较复杂的图标。这里的复杂指的是图标中用到的线条很多,表现出来的细节很多,例如下面的这组图标。
这里面的很多图标都是把特征表现的很全面,而不是单独抽取一两个特征用很简洁的形式变现出来。现在我们手机上的很多APP,用的都是很简洁的形式。自己变临摹边想,这些图标很虽然是不适合用在大部分APP里面的,因为在扁平化盛行的今天,尤其是iOS11之后,很多APP都变得越来越简洁,追求更多的留白。如果把这些图标放进去,会很影响整个的视觉效果。
那么这种类型的图标可以用在哪里呢?我虽然没读过设计史和艺术史,但是,在我的印象中,现代设计就是在追求简洁,而现代设计之前的设计,比如古代的中国,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整个时代中的很多物品都是很复杂但是很美的。像中国的瓷器的花纹,宫殿中的各种装饰,因为我对ACG比较感兴趣,动漫中的Lolita文化,就是那种很多层的裙子,都是很复杂的。这些复杂的事物,很容易会使人分辨出不是现代设计的范畴。我的理解就是让人一看就有种复古的感觉。
既然有复古的感觉,那么这些图标应该可以运用在一些跟复古有关的产品里吧。比如介绍中国的传统工艺的APP,介绍古代历史的APP里,介绍并交流Lolita文化的APP里等等。我觉得在这些APP里用这些复杂的图标更能使人产生代入感,搭配上衬线字体,在标题部分加入一些相应的装饰元素,我想效果会更好。这种代入感,我觉得是这些“复古类”APP能突显产品特色的一个重要的点。
我觉得一个图标画出来,肯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地方,而这些事情正是UI设计师要做的~
02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从开始学设计到现在,自己已经收集了很多很多和设计相关的图片了。在最近工作的过程中,每次需要寻找灵感的时候,还是习惯于上Pinterest、dribbble等一些网站输入关键词搜索。搜索到的结果很多都是自己之前收集过的,有的收集下来的时候eagle会提醒我已经有这张图片了,而我对这些图片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个现象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在对信息进行收集,这些信息对于自己的价值就是解决燃眉之急,当这个燃眉之急过去后就静静地躺在自己的硬盘里了,下次再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收集,那么收集再多的图片和灵感也没用。虽说,灵感很重要,但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有一定的套路的,UI设计也不列外。平时的信息收集和文章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从别人优秀的作品中学到技法,而且要从中总结一套为自己所用的套路,后者可能比前者还要重要。
说到信息的整理,以UI设计为例,把特定的页面归类在一起,可以以功能为要素整理,把页面分为个人中心页、引导页、菜单等;也可以以风格为要素进行分类,比如简约的、文艺的、酷炫的等等。自己在整理这些图片的时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分类方式,也会为以后形成自己的设计流程节省很多的时间。还有,在整理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当时觉得很好,但是现在看到觉得很一般,甚至不符合自己现在审美的东西,这时候大胆丢到垃圾桶就好了,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的审美的进步和眼界的提高,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