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 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智商(IQ)和情商(EQ)是衡量人素质的重要指标。斯托茨在《挫折商:变挫折为机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挫折商。“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四个方面可以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耐力(Endurance)。即AQ的得分称为CORE。
衡量AQ的指标一:控制
高AQ者的控制感高,低AQ者的控制感低。 即便面临重大的挫折,高控制感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都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而决不言放弃。但控制感低的人在掌握着很多资源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大势已去”了。
衡量AQ的指标二:归因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 低AQ的人倾向于消极归因。要么,他们是外部归因,将挫折归因为他人、环境等外部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要么,他们是消极自我归因,认为自己应为挫折负责,但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被伤害感和无助感。
相反,高AQ的人首先会主动承担责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为挫折负责。同时,他们会进行积极归因,即相信自己一定能改善局面。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衡量AQ的指标三:延伸
延伸,即你会不会自动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高AQ的人将挫折的恶果控制在特定范围。他们知道,一个挫折事件只是一个挫折事件。
相反,低AQ的人,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很容易会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
延伸的习惯在中学生中非常常见。很多中学生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将一两次考试失败的挫折感无限延伸了。
衡量AQ的指标四:耐力
耐力,指“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高度的耐力是高AQ人的最明显特征,他们会“把逆境以及逆境造成的原因看成是暂时的……这种态度将使他们的精力更加旺盛,更善于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增加采取行动的可能”。
耐力是衡量AQ的最重要尺度,测评AQ的公式是:CORE= C+O+R+2E。
耐力并不是盲目地忍受。有些人将忍受当作自己的人生哲学,只是因为惧怕得罪别人。这种忍耐力并不是斯托茨所提倡的。斯托茨所指的耐力是富有智慧的忍耐,是一种基于洞察力的忍耐。高AQ者之所以有较高的耐力,只是因为即便面临着再大的困难,高AQ者也总能看到积极因素,他们深信自己能渡过难关,能掌控局势,目前的忍耐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的耐力是基于希望和乐观主义的。
比如爱迪生为发明新型蓄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他这种惊人的耐力与他对电池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相反,低AQ的人即便在非常有利的时候,也会看到消极的地方,并由此产生过分的担忧,最终产生“怎么做都没有用”的想法,于是很容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