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摘自网络百科
《乡土中国》写于新中国成立前,作者费孝通老先生开篇点题,在书的序章中说明了全书的来源以及中心内容: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这两个新纪元,中国农村的变化称得上天翻地覆,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既敬重老先生知行合一的学术探究精神,也惊讶于这本书即使时隔半个多世纪,书中所论述的某些理论还是能与当今的新农村契合起来,使我认识到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所具备的的特征。
《乡土中国》正文内容共十四章,从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开始论述,着重讲述政治、文化的特征,对于经济方面着墨不多,但是对于一个社会学门外汉的我来说,政治、文化方面的信息已经是超量。所幸之处在于我是农村社会中的一员,从自身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这些内容也就不算过于艰难。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祖先依赖于脚下的这方土地,以种植业为基础得以生存下来,延续了上千年,于是人可以物化为泥土,具备了宽厚包容的特性。区别于逐渐变得防备警惕的现代人,乡土社会中的人活得更轻松自在些。城市的兴起是现代化的象征,但物质的丰富似乎也将人性的阴暗面激发出来,信息传达的畅通是阴暗得以暴露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关于诈骗、传销等问题的新闻曝光层出不穷,于是个人心中社会的标签就是残酷、冰冷、不可信任。如今的农村也不再是以前封闭的熟悉的小环境,出门走累了向路边人家讨碗水喝的行为已难得一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更是成为了书本上硬邦邦的印刷字体,成为一种美好的幻想。
费老先生在解释经济的来源时,表达为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来的行为。乡下人最常见的是互赠有无的行为,今天你送我一捆菜,明天我送你一颗瓜,互赠有无让乡下人情织成一张网,借着这种来往的机会,张家长李家短的各类信息得以传播,单独的家庭对周围的环境也变得熟悉起来。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商业排在最末尾,但在现代社会中,商业的发展是极其迅猛的,商业社会也是一处脱离人情的所在。农村开集市,在家是相熟的左邻右舍,但在市集上,站在摊位两端的人之间是陌生的,以钱币作为交换媒介,不含丝毫人情。现在的都市社会更是陌生,乡下集市中的人回去后依旧可以家长里短互赠有无,而都市人钱货两清后再难相见,即使遇见也不知道曾经见过面。
中国与西洋的最大差别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一致,费老先生称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费老先生还分别举了例子。团体格局即把社会比喻成捆成一束的柴,个人是其中一根木柴,除去个人生活之外,所有的人奉守团队为先的原则;差序格局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波纹,以个人为中心向外界无限扩展,而扩展范围与个人能力相关,能力越强,范围越大,能力越弱,范围越小。中国是一个不论在什么时期都讲人情的社会,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拼不过有关系有门路,穷富十八代已成常态,而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中国人情社会的贴切描述。
《乡土中国》写到文化与政治的区别:“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文化是经验积累,这与“长老统治”一章中提出的教化权力是有共通性的,稳定不变动的环境中,年长的有经验的人知道更多的利害得失,能避过对自身不利的事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在以农为本的中国这些前人总结的经验无疑是金科玉律。在教化权力的统治下,人顺应天地时节,与人以和为贵,于是无讼也就成了特征之一。有讼表示变化,表示冲突碰撞,表示不能以前人经验来甄别应付,这无疑会被求稳求不变的乡土社会所摒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有讼这种冲突碰撞是在维护自身的权利,只是有讼终究只是变态,对于扎根于泥土的农民来说,维权意识还是处于沉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