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管理,我们总觉得是有不自信的疑惑的。所以,我自己也总是在告诫自己:“宁肯走些弯路,也不能出现错误;宁肯委屈一下自己,也不要冤枉别人;宁肯自己多干一些,也不强求别人被动响应;宁肯坦诚简约,也不勉强虚伪复杂”。
我也赞成:“管理的要义,首先是理顺人心,然后是激发善行,接着是完善制度,最后才是追求效益。”
所以,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就是在沟通关系。沟通“高层”,让大家的责任与权利匹配;沟通中层,力争通过所作所为使大家观察自己的行动与结果是相通的;沟通班主任和所有的同事们,力争大部分的人认同“新的人新的事和新的制度”。过程一定是复杂而又漫长的,我们不奢求。即使是再难,也从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角度思考考虑并落实。
不过,这几天有好几个热心的同志告诫我,说我是“心肠好的人”——本来我是存着良好的意愿去理解的,“层次就应该是有差异的,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可是两个新知心的慢慢相知的弟兄明确的告知我说“你要硬朗些”……我于是乎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反思了很多……
无独有偶,今天。我又接触到这样一则事例,轻轻写下一起分享与思考:
一个董事长问下属:“谁能说说公司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于是,就跑出100多个人上来抢话筒;第二阶段,董事长又问:“谁能说说背后原因?”这时刚才抢话筒人员的一半的人立马消失;第三阶段,他再问:“谁能告诉我解决方案有哪些?”他发现这时已经不到20人举手了;第四阶段他问“那么有谁想动手试一下?”,哈哈,他发现结果竟然只剩下了五个人。
呜呼,古人云,骂者众,思虑者少,献计者寡,担当者无几,这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原来的我是万万没想到也想不到的,更不愿意去想。从不惑之年到知天命的时段里,思来想去,也能慢慢理解很多了。
大小单位,高低平台,要想管理科学,措施规范,风清气正,绝非易事。但是,要只说干好分内之事,责任明确些,无非很多人会有如此过程或者是言行举止——挑毛病、找原因者有之;给方法、担责任也是另一种。
哪个含金量更高?我们大家一定是心知肚明——哪怕是有万种途径,解决问题才是真能力,唯有勇于担当才是王道。
原来的人们说,管理,管理,你不管,人家不理。要我说,管不好自己,何谈管别人!请先管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