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我们已经列举出了三个资源:
金钱 时间 注意力
反思一下尽可能地用金钱换取时间,如果你竟然有机会用金钱换取注意力,那就更应该狠狠“捞一笔”
实例一,买了苹果电脑,就单打字反应速度,就比用旧的电脑提速了三倍。参加培训知道了思维导图等知识整理的工具并熟练应用,节省了时间,有更多的注意力用在知识的积累上面。
在工具上省下的钱,都会变成麻烦回来纠缠你。这一点,我相信“麻烦守恒定律”。麻烦总量一定,解决麻烦只是一个人分配的问题。人承担一部分,工具承担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时间和注意力,工具要投入的是更多的金钱。
实例二。不能理解拿钱来买时间换时间,考虑自己自己单位时间的价格。如果超出了自己的收入,那么肯定愿意省下来钱,自己去干,毕竟需要生活。自己本身都生活不宽裕,还要请保姆,找小时工来代替自己劳动。这样情况还有必要付费吗?
这个问题当然不能回避“程度”问题,什么样的程度合适呢?这个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容易掉进去的坑:不合理比较。
以现在收入,衡量拿钱换时间是否值得并不合理,应该比较的其实是这两个:
1这段时间可能给你带来的潜在收入。
2.为了节省这段时间花掉的钱。
也就是说你要给你这段时间的未来标价,而不是用现在固定的收入进行标价。比如上学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收入,而那段时间花出去的学费却很高。
实例三,付费,在虚拟产品上,还不如买纸张的书实在。
无论书籍还是APP,都是知识传播的工具而已,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承载他的形式。
实例四:注意力这么重要,怎么培养自己的孩子,提升注意力呢?
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自己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的注意力成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耳读目染,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相反如果你自己的生活就没有这种特质,想要孩子培养专注的能力可能比较难。比如自己从来都不读书,去一个劲的给孩子买书的父母这种教育太不尊重孩子了。
实例五;如果花钱省下来了时间,去不知道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花钱生下来时间创造不了钱,所以说请个保姆,还不如自己来干呢。
这才是真正的尴尬。很多人赞同,但是实际操作中确是犹豫不决。省下来的注意力用来干什么呢?比如为了省时间打的去上班,结果还是在车上做着和坐地铁上班的事情,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例如刷朋友圈,刷微博,这不叫省时间,这叫换个舒服的方式浪费时间。我们拿钱换时间,换注意力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每天有所积累,有所成长。把注意力放到能提升自己事情上去。让这件事逼你拿钱去换时间和注意力。这才是会真正毫不犹豫地坚信钱才是最便宜的资源。
实例六。作为一个学生党,兼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期初感觉消耗时间很不值,但是感觉赚钱就是能自我安慰。
其实兼职有时候就是一个大坑,兼职顾名思义就是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很多人选择兼职的原因:基本上因为本职工作无法提供满意的收入,所以希望额外再多赚一点,这里的思维误区是:
有钱赚好过没有。
问题是你是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你做兼职的时间极有可能是被廉价卖出去的,而你失去的则是是原来打磨自己本专业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个时代专业人士比业余人士多赚十倍都不止,所以说某种意义上兼职消耗的其实是你成为专业人士的可能性。至于学生,家庭困难不得已进行勤工俭学可以理解。但是一旦超过这个范畴,也应该自动归到上面的分类中。不要说兼职可以当做尝试,丰富经历。没有经受过合理市场考验的工作,给你带来的很可能是扭曲的体验。也就是说当你在提供一项服务,但却拿着低于正常水准的工资时,你一定得不到正常的反馈。赚钱是小事,不知道自己其实还有提升空间,还应该更加努力可就不划算了。比起在学校期间兼职赚钱,更重要的是赶快利用自己的剩余时间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
实例七,如何高效的筛选到帮自己节约时间和注意力的产品?花钱货比三家,道听途说,看攻略求链接,浪费我们太多精力,怎么破?
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选最贵的。很多人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应该珍惜时间,珍惜注意力的观点,但实际上还是不愿意用钱去实践这个理念。我一直提醒周围的人远离那些只会用嘴道歉的人,一个人的理念最终反映到行为上才算真正落实,不然就只是“过过嘴瘾”。答案不一定每次都管用,但绝对是效率最高的。
实例八,为了一部自己想看的电影,结果在视频上要收费才能看,索性就是不看了找免费的看,结果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免费的,浪费了时间,也没有看成。
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有体验的。很多时候我们最可怕的不是“得到后的失去”而是从来就是没有得到过,进而不觉的自己失去过什么。
没有体会过学习快感的人,不知道学会某项技能之后自己的生活会有多大改变,进而不决的现在的生活有什么糟糕的。通常还会振振有词的说:我不会也没有损失什么吗?
通常没有通过付费抵制广告的骚扰,享受过高清资源的人,不知道自己之前寻找盗版浪费了多少时间,更重要的是浪费了自己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