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考试,为了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得好的成绩,教师们纷纷开始印制试卷,强化练习。在放学路上,听到一学生说,我们老师这两天疯了,作业超多。另一个女孩说,我们老师才叫变态呢,一晚上发了3张试卷。说这话的是两个穿着校服梳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大约十一二岁。
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我就停下来问,你上几年级?作业能写到几点?
一个身材微胖,圆脸的女孩说,五年级,每天晚上要到九点多,有时十点多。
我略微算了一下,从下午5:30放学,到晚上9:30,共四个小时,出去吃饭走路的时间1小时,五年级的孩子晚上大约要做至少3个小时的作业。关于最佳的作业时间,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给出的结论是:年级数*10=作业时间(分钟)。也就是说,五年级的孩子作业的最佳完成时间是50分钟,不到一个小时,这样学习效果才最好。可事实呢?超了两倍多。
你也许会说,这是个例,临近期末复习,很正常。我的一个朋友是开作业辅导班的,他说,每天小学孩子大多的作业要写到晚上8:00,写的快的孩子能在7:30完成,有个别孩子能写到9点钟。初中写道11点是常事,有时等到12点有的孩子才做完作业。你想给孩子讲讲错题,或者让他们纠错,孩子们已经累得不停打哈欠,根本听不进去了。
我也是教师,教过语文数学英语,但我的作业量每科每天不会超过40分钟。
我最看不惯布置作业不用脑子的,比如把哪一张试卷抄写两遍,把课文抄3遍,大量的反复练习会出现好成绩,可是却毁坏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小孩子对老师还有畏惧心理,一旦到了初中,孩子们发现,好孩子不好当,要天天不停的写作业,要听老师家长的话,要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等。而坏孩子,不用做作业,可以趴桌子上睡觉,老师没有多少办法,不能打,不能骂,还不能罚站,政治书中讲了,学生有19种权利。
作业多,折射出教育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教育评价唯分数论。考查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水平的优劣,考查学生学习的好坏,唯有考试,教师常规工作可以马虎,但成绩好,所谓一好遮百丑。学生学业好坏,成绩就是证明。所以,由于指挥棒的作用,才导致减负成为空谈,辅导机构市场火爆。因此,只有教育管理者注重过程化管理和评价,淡化结果评价,不把考试作为评优表先的唯一标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才可能减下来。
2、教师的教研水平低导致工作焦虑。期末了,才发现学生差,只有发挥现代化的优势,半个小时就可以印制几百份试卷,相信多做题肯定有好处,不去琢磨研究考试的方向,考查的目的要求,才导致作业布置简单粗放。管建刚老师在《一线教师》这本书中说道,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研究考试。知道考查什么能力,在平时工作中细化阶段目标,在各种考试中才能立足不败。
3、学校的管理要规范。比如作业量,不需等有家长投诉上级才检查,学校应该列为日常督查内容,制定作业布置检查批阅标准,定期总结。学生每天卡着表写作业,老师自己收集作业时间,获得反馈信息。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最喜欢作业少,效果好的老师,每校体育老师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没有作业。让我们在布置作业是多想想,如何效果最好,不发疯,效率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