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宁,一位1944年出生在延安中央医院的红军烈士后代,他的父亲梁诚烈士牺牲在1948年7月1日。
梁诚烈士原名梁金龙,参加过儿童团,打过洪湖保卫战,常年活跃在宣传战线,被誉为“娃娃政委”。“梁诚”这个名字是他参加红军后自己改的,意为对革命事业忠诚,在中国革命胜利进入倒计时之际,在“中原突围”中,梁诚为掩护战友撤退,将敌人引进没有遮挡的庄稼地,身中数弹英勇就义。
梁宁宁说父亲离开时,母亲临近生产,父亲牺牲时他只有四岁,这四年父亲转战南北,他最遗憾的是没在父亲身边生活过一天。但每当看到五星红旗,他就好像看到了父亲,因为染红旗帜的万千烈士鲜血中,也有父亲的一份。梁宁宁还说,那些没留下名字和后代的先烈,更值得敬仰。
梁宁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高级工程师,本应2004年退休,可他2002年申请提前退休,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随着梁宁宁的讲述,我们回到了13年前,当时英国两位历史学博士经过测算直线距离,认为中国红军长征言过其实,英国媒体也推波助澜,撰文“中国的长征没有那么长”,两名博士要重走长征路,证明长征的“水分”。
梁宁宁说红军当年面对敌人围追堵截,很多时候要选择迂回的路,最典型的就是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他想自己是红军后代,通过重走长征路来本来就是他想在退休后要实现的梦想,如今必须要提前两年,赶在那两个英国人之前!
58岁的梁宁宁,单人单车,2002年10月7日,从湖南桑植县出发,严格按当年红二方面军路线,重走红军长征路。到了冬天,他只能中断行程,休整后于2003年7月又重新出发,2003年底完成了途经106个县市的“长征”路。
“把一束鲜花献上,我带来你们战友的怀念,更带来后人的敬仰。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像:烈士们以宝贵的生命铺平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在雪山草地,你们让出了最后一点救命的青稞,牺牲前还给战友留下身上仅有的军装。你们面带微笑,因为你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梁宁宁一路奠拜沿途的红军烈士幕,满怀深情地说出一个红军烈士后代的心声。
梁宁宁做了一幅军旗,沿途征集了354名老红军的签名,他说如今老红军越来越少,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就必须先了解那段历史。
《追寻一一一个红军后代的长征故事》,这是梁宁宁的书名,更是他多年一直在做的事!
圖文/韓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