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的一次通话……

本来是一次母女之间的谈心通话,但不知为何,对女儿来说,内心情绪波动很大。

通话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婚礼当天接亲的具体细节,了解清楚之后,母亲就顺嘴提了一下之前女儿和女婿回家过节的事情。

女方这边的礼节习俗看得很重,稍微不注意,容易被人说闲话。尤其女方的父母很看中面子,宁愿自己吃亏,都不愿被人说闲话。

女方自从领了结婚证,就代表已经嫁出去了,意味着每回一次家是探亲,探亲是需要提前准备孝敬费和礼品的。

但女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向往常一样没有准备就回去了,只不过多带了一个人。男方还是非常有礼貌的,问过女方要不要带点东西回去,女方不当回事,但还是准备了点东西回去,可不多。

有一次是端午节回去了一趟,提前和母亲沟通了一下。母亲提醒女儿,逢节回家是需要送礼的,要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大伯这些亲戚准备过节礼品和红包的。

女儿和男方这边没积蓄,回家一趟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准备红包送礼,想避开节日那几天不去送礼。

女儿就直接跟母亲说:过节之后再回去,母亲随女儿的想法。但男方觉得这样子不太好,好不容易有时间过节回家一趟,这样子避开不太好,还是过节回去吧。

于是女儿就向母亲了解一下送礼的具体金额,提前准备一下,就回去过节了。

再回到通话聊天的内容上。

因上次回家过节,而且是第一次带男方回家过节,这个性质又不一样,家里看得很重视,女儿又不知道,送礼过节的金额是根据母亲说得金额给的,但母亲嫌女儿给少了,觉得自己的女儿小气,不懂事,而且是第一次结婚回家过节,应当要多给点,显得大气点。

这是对女儿的第一个冲击点。因为女儿不知道家里习俗这么讲究,之前与母亲沟通时,只是提到了送礼给红包,没说第一次要多准备点。现在又嫌少了,女儿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心里有点难受。

第二个冲击点在于回家想着给母亲买东西,父亲却没有。这个是因为女儿不喜欢父亲抽烟,也不喜欢闻二手烟,特别是父亲在饭桌上抽烟,女儿特别讨厌,但没有表达出来。男方有提到给父亲买烟时,我说不买,所以买了酒,但父亲不喝酒。每次回家都是买了酒,没有烟,没有买到父亲的心坎上,导致父亲心里不舒服,感觉自己被女儿忽略了。

这两个冲击点,让女儿在父母眼里就是小气,不懂事,不懂人情世故。

经过这两件事,其实可以看出来女儿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的,互相不理解,只给自己认为对方需要的东西。

女儿很少跟父母交心,只把自己认为需要的给父母,父母也只看女儿的行为就对女儿作出评判,双方都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就造成了误会。

对女儿来说,这不是谈心,是一次与人情世故的磨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