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时常觉得:我们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自律”带来的应该是自由,而非痛苦。“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就是“拖延症”。拖延症不是病,但它的干扰性和负面影响让人感到头痛,而且常常误事。
很多人都知道“拖延症”不好,但却不能戒掉“拖延症。”这就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自律从来都不是靠硬撑的,你只有将它变成习惯,才不会觉得痛苦。就像你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找手机一样自然。
《养成自律从来都不靠硬撑》这本书,用有趣的小图和作者亲身的案例来分享作者总结的“接地气”的方法和技巧,助力我们战胜自律路上的拦路虎。
读完这本书,有三点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下面就这三点我简单说下我的看法,希望给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01.你需要的不是完美是精进
说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为期100天的运动打卡群,群主很用心,专门请人设计了一个打卡小程序,每次打完卡可以生成长图,还会有一句鼓励的话。
前一个月,我兴趣十足,每天按时打卡,在群里分享,其他人都夸我是个自律的人。
直到有天,家里来了两拔客人,我忙活了一天,把打卡这件事情忘记了。第二天早上才想起,看着打卡记录里缺了一天,我再也提不起运动的兴趣了。
想着就算我接下来满勤打卡了,我的这次社群活动也是不完美的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再也不运动不打卡了。
是不是很多人跟我一样,接受不了自己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瑕疵。每次看到自己执行中的不到位,就将其放大直接否定你所做的所有努力。
有完美情结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要求很高,他们讨厌不完美,害怕失败。为了避免失败,就本能选择逃避。
我实际上我们要做的是接受执行的过程中的不完美,分析原因,找到规避方法,然后继续执行。
自我谅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审视和复盘,才是帮助我们摆脱困扰、重回正轨的良方。
02.给规则松绑,不被规则所累。
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而不是处处局限思维。
意志力就像肌肉,是有记忆的,你越锻炼,它就越强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规则最好的是简单易行的,执行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容易达到训练的目的。
以前我看书的时候,“心流”时间非常的短,手机就放在旁边,随时都想拿过来看一下。
有时候忍不住,心想我就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发信息给我。拿到手之后,看完微信看微博,看完微博逛知乎,一个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看几页书。
于是,我狠下心来,给自己立规矩,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洋洋洒洒八条,其中有一条就是:看书的时候手机静音,至少一个小时内保证不看手机。
然并卵,为了证实有没有过去一个小时,这中间我N次按亮手机屏幕。
后来我觉得这样不是办法,看书的时候我先把手机放到厨房,再回房间关好门看书。一开始的时候不习惯,总下意识地去摸手机。
三四次之后,我就习惯了。现在我看书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一下午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不看手机了。不想碰手机,把它拿远点就好了。
规则就是这样,你制定的越复杂,执行起来越困难。简单易行的规则效果反而更好。
03.执行要有仪式感
执行要有仪式感,不是说在执行之前要做许多的准备和铺垫,甚至花费很多金钱。而是就地取材,让原本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味起来。
比如将愿望清单,用好看的字体和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贴在床头,每晚睡前读几遍。完成一项之后,在后面写上一句鼓励自己的话,给自己打call。
为了让自己每天早上吃得健康,我下载了一个记录日常的软件,还可以插入图片。每天做好早餐,我都会用心地摆盘,搭配颜色,计算卡路里,然后用手机拍下来。
再记录起来,并顺便记录一下当天的心情以及食物的口感。这既可以提醒自己要吃得健康,也是给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加油打气。
我们所刻意营造的仪式感,都是对自己的一个个暗示,告诉自己要认真生活,记录平淡却不平凡的瞬间。
在很普通常见的事情上花些心思,不但可以发现生活的有趣,更是执行下去的动力。
最后,我想勉励自己的是:你不愿吃奋斗的苦,就会尝尽生活的酸。
越自律,越自由!
工作你需要和同事配合,婚姻你需要和另一半配合,只有自律,你只要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就好了。事实上,自律才是最轻松的生活方式。
END:我是心晴,写世间温情,传爱与力量。你若心晴,岁月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