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本来就应该是充满趣味性的。我曾在一所学校的标语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掉应试教育的弊病。然而,大多数教师在真正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对实行素质教育有很大的惰性,这是一个通病,是我们的急功近利思想在作怪。
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被影片中培养女主角成才的那位男教师的教育方式所感染和触动。是课堂也不是课堂,是师生更像是伙伴。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创新,没有被禁锢的思想,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整堂课只看得到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碰撞,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百无聊赖。我认为,真正的人才不是你学的有多好,而是你有多会学,关键是要“会学”。
我一直在跟学生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当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时,最好的方法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要开小差,课前做好预习,课堂紧跟老师脚步,课后及时复习,这样老师不用那么劳心劳力、歇斯底里,学生也能轻松掌握知识。当学生的思想深入课堂,他们的思维才会得到唤醒和激活,这才是一堂真正意义上成功的课。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优秀的学生总是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遇到分歧他们也会及时质疑,这样的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成绩固然不会差。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玩心太大,上课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尽管我以各种方式提醒他们,但终究只是皮毛,并未从骨子里使他们对课程生起兴趣。
一些学习中等的学生,大部分时候都能跟着老师走,但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一般比较木讷,没有发散思维,也没有大胆质疑,只是一种为了学习而去学习的忠实精神。这样的学生,一遇到比较现实的应用型问题,思维上也就遇到了拦路虎。
如何让数学课充满“数学味”,让学生像对待游戏那般热爱一样对数学充满吸引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我一直在摸索着,也在努力着。试着去改变,去实践,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