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诗词】
原文:《三月的桃花》
作者:西门暮远
我一直觉得,三月是人类情感自然爆发最丰富的时段。三月万物经过蛰伏,迎来新生,展现了最美好的样子。
欣喜的,感怀的,快乐的,悲伤的,思念的......都会在这个月里达到鼎盛,如桃之夭夭。
这首诗按我的体验,当是由感怀到悲伤,到微微的欣喜,终于又归于落寞。
“三月的麦地里应该是走失了几只鸟儿/也许不是走失......”。第一节,“我”在三月跌入往事,一些思绪(几只鸟儿)去向了回忆。从这里的“也许”“刻意”,我读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埋藏多年的牵挂和疼痛。求而不得,只能埋藏,藏而难忘,只能铭刻。
“天空的云彩化作雨然后再化作云”,曾经的美好和惆怅反复更迭,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
然而,那些都已成为往事,烟消云散——可是已经是昨天的晚餐了。
历经岁月躁动世事纷扰,如今的“我”也知道自己曾经追逐的东西已经不可能再实现。
从城市到荒漠,这里的城市,我把她理解为现实,因为城市是如今的,有色彩的。荒漠,我理解为藏在回忆中的牵挂之人或事,因为它是荒芜的、遥远的。
即,我通过记忆,触碰到似水年华的往事,然而,当初的失去或等待不得,让现在的“想起”更加伤感——我怎么觉得更加孤独了。
逻辑上,开头讲得是在等待一个人,为什么结尾等到的是燕子呢?或许是因为走失的是“几只鸟儿”,所以见到的是“燕子”。一种隐晦的想象关联与表达,让诗意更盛,让愁绪更浓,也让诗歌有了层次感。
或许是一段青春年少时的爱恋,亦或许是其他,充满不确定性。
推荐给大家阅读,读出每个人自己的“罗马”,找到每个人自己的“哈姆雷特。”
原文:《门》
作者:白行_
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释的人生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时间线的推进构成了思想的倒三角,逻辑的关联促进了诗意的迸发。
类似的经典中还有余光中的《乡愁》,都是在时间递进和意象比对中抒发情感。
诗中有几个核心的元素需要关注:
第一个是“芭蕉”,作为情感的牵发载体,贯穿全诗;
第二个是“青灯”,作为情感的转折载体,承上启下;
第三个是“门”,作为主题,在结尾点睛归流;
但是作为读者,理清诗歌内容或者逻辑的关键点却在于对“您”的感悟和体验。
这里的“您”,我的理解可以是亲人、童年、青春等,也可以是其他。至于“芭蕉”,可能是特指,也可能是本身。
整首诗读下来,我体验到的是岁月淹没生活,传承渐变,一切自有归处,那便是那扇“坚固的生死之门”。
这首诗我读出了白行兄的认真和细腻,在意象的转圜和层次的递进上下了一番功夫。顺带看了几首《我的灵魂》素诗集中的作品,也是颇有情感,让人喜欢。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诗”本身的创作这件事。 不否认这世间存在一些天才,他们才思涌动,信手拈来。但更多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平庸”的人。写诗,就该认认真真,像对待自己孩子一般关注备至,不应仓仓促促为了写而写,或者为了量而写。
“李白斗酒诗百篇”千年一见,“贾岛苦吟为一字”更为难得。
好作品推荐给大家阅读。
原文:《临近谷雨》
作者:守海入梦
读了这首作品,说一说我对诗歌的一些浅薄看法。
有人认为现代诗应该是直白的,抒情的;有人认为现代诗当是隐晦的,有距离的......
新诗发展百余年来,出现了众多流派,有尝试派、新月派、七月派、朦胧派、现实主义派、垃圾派等。每一个诗派都有各自的主张和思想。对于现代诗,至今没有一个界定的鲜明的标准。
但归根究底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离不开生活的打底。生活是人活着的一切思想源泉,离开生活的思想要么是如尼采般的存在,要么就是虚妄,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在这种虚妄下诞生的一切,也终将很快失去价值。
我读了一些入梦的作品,大都是在略带华丽的遣词造句中铺开,以抒情为主要方向。
但这首作品有些许例外,语言上贴近白话,朴实无华。情感上的抒发则平缓深沉。采用的元素都是农家生活中非常普遍常见的,读来备感亲切。
我想可能这正是因为这些取自生活中的真实,才让这首看起来普通的作品有了思想和情感上的升华。因为不论是谷雨、谷种、麦子、水稻,还是五谷杂粮,其实都自带着最朴实的情感。
这就像你使唤一件件顺手的农具一样,不用打磨,抄起来就能投入劳作。
现在写诗歌的人越来越多,诗歌越来越自由,如上世纪前中期一般讲究诗派语言风格的写作意识越来越淡薄。于诗歌而言,自由是当然的,但于诗歌的生命、理想而言,却不知是喜是悲。
推荐给大家阅读、思考。
原文:《稻草人的眼泪》
作者:吃肉的米妖
或者是散发性比较强烈的一首作品。这里的散发性讲的是思想和触觉上的。
读这类作品我往往以为是很痛苦的。你需要跟着作者笔端的肆意挥洒去揣摩,可能一个词,一句话,就能让你思考半天,你需要有很强的思维发散度和跳跃感。
读这类作品也是很有收获感的,前提是你整合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宽度,读出了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
这首作品我刚开始读以为是在通过稻草人讲光阴的层面。但读着读着发现好像又不是这么回事。貌似牵扯到了人性和对生活的某一方面思考。
说实话这首作品我是没怎么读懂,或者说没有能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跟这首作品串联起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但是,从语言上,这首作品还是有自己灵动的风格的,值得阅读,尤其是最后一句,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读诗歌本就如此,充满不确定性和惊喜、当然还有迷惑,推荐给大家,各自揣摩。
作者:雨子1983
都说西藏是离神佛最近的地方,这个我只把她当做一个美好的寄往。只有去过西藏的人,可能才有一些不同的体会。
读了这组诗,我瞬间记起了二十六岁那年入藏的情景。
那年我是独自一人前往的。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途经格尔木、倒淌河、日月山、青海湖、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基本有三分之二路程是搭车,还有三分之一是徒步的。可能身体素质比较好的缘故,一路竟然没有任何高原反应,准备的红景天也成了纪念物,至今还摆放在书房的书架上。
我记得那年翻越唐古拉山是在晚上,我搭着一辆拉生猪的卡车,睡得迷迷糊糊。第二天早上逐渐进入了拉萨。天空那种蓝,真的是没有一丝杂质,从未见过。仿佛心中经年堆积的悲欢喜乐都被洗涤殆尽,非常震撼。
从那以后我相信,去了西藏,每个人都会从心底有所收获。你所见到的,会引导你有所悟;你所遇见的,会让你在有生之年回味无穷。
我想这组诗,也正是雨子内心镌刻的向往和怀念的表达。
原文:《闻喜会馆前的老槐树》
作者:老_树
以前,我们被称为五千年文明古国。为此,我们自豪,昂首挺胸,我们头顶光环。
后来有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正在被丢弃。我们不应说是被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丢弃,那就应该是被时代社会所丢弃。糟粕理当被清洗,然而时代貌似分不清糟粕与精华,是时代老迈昏聩,还是且做睁眼瞎?
这些年,鲁迅逐渐被移出教科书,“去鲁迅化”主义弥漫。难道现在就不存在“人血馒头”、“阿Q”了?国民短视、麻木、鄙俗已经优化殆尽了吗?
文化都被如此对待,“根”都在被撼动,闻喜会馆,以及她身上承载的那一段历史被无情剥离,也就显得无足轻重。
站在文化与历史传承的角度,闻喜会馆被拆除是不可原谅的、愚蠢至极的。然而人是组成时代的微粒子,人大都是现世的,顾的都是眼前利益,这也便不可避免。就算今日不拆除,又如何能够躲得过多年之后?
失去的正在失去,得到的还未得到。这是持续的阵痛,也是长久的无奈。
推荐这首作品,多些人看到,也许无关痛痒,但我想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