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真的很忙,工作上业务量逐月剧增,而近一个月来工作领域人员结构突然调整,人手骤减两人,活儿又不见少,想要维持现有的运转状态意味着剩余的人都要多承担部分工作,落在肩上的压力着实不小。除了固定业务外,我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决策责任,我想我是再也找不回去年一段时间里每天抽出固定两个小时学习的自在状态了。“忙碌”会是我的“新常态”。
前两周刚开始接手新责任时,我是有些不满的,因为感觉白天八小时的时间完全就被各类工作杂事填满了,而这些杂事中百分之八十都是那种“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我一直认同王烁老师说的,对于工作需要“做点儿无用的事儿”。也就是如果按一天工作八小时为记,最好不要将八小时时间完全用于处理分配到手的工作事务,而要留下些时间去思考和琢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儿”,比如学习专业技能,比如提炼方法论,比如定期反省总结等。
我们大多数人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那种遵循一定操作规则,经过几次反复后就手熟的事儿。一开始还需要动脑筋去思考下一环节怎么做,一段时间后就不太需费力多想,靠经验(“直觉”)就行。这也是为何如果一直从事同一种工作,时间久后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基本上就没啥贡献了。将精力投入到这类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事务操作上,时间越长,越对个人能力提升不利。所以个人最优的方式是在每天的事务性操作之外刻意抽出一段时间,跳出已熟悉的工作框架去思考和审视自己的工作,去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去学习更多的有助于提升工作的技能。永远保有一定竞争力,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这段时间每天的工作状态,基本上都是等回过神来,想要喘息一下再继续时,抬头一看已经到下班时间了。别说学习得到专栏,就是总结回顾当日工作都很难。白天总有人在瞅准时机打断你手头的工作来咨询问题,批不完的流程审核,接不完的催办电话,写不完的汇报材料。在这种状态下,一天下来我明显感觉到我的思维是一片浆糊,东一个问题,西一个急事儿,面儿上看着两件事儿都很重要,都很紧急,可其实如果得空仔细想想,它们之间保不准有什么内在联系,可想要找到那个串接的主线,却需要时间。
自然地,我就会生出一种想法,认为当下的工作状态是不正常的,我必须赶紧想办法摆脱这种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回归正常。所谓“正常”就是每天能留给自己至少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于是我的应对策略如下:
- 加班,八小时做不完的事情,那就用十小时去做,或者把原本中午一小时的午休取消,连轴转上一白天。
- 找人分担我原本的部分工作,好让我空出时间去承担新的工作。
- 动用各种办公工具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 对于部分工作重新划定职责范围,对处于职责范围灰色地带,而原本由我方承接的工作说“不”。
当我在行动时,支撑我去这么做的是那个我理想中的“正常”。我总以为当下的“苦和累”是为了未来能回归自在状态。
可前天我读到的一段话却让我意识到我上面描述的这种“理想”是完全错误的。这段话是这么说的:
当你把意外或者事故当成反常的时候,你的态度是:尽可能避免意外,或者意外出现的时候如何掌控意外;当你把反常当成正常的时候,你会把意外当成世界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时刻展现出多种可能性。
这段话出自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这段话点醒了我,我是把当下的这种变化、忙碌的工作状态当成反常,认为这是一个意外,所以我想要避免或是掌控它,为的是能够尽快回到原来我熟悉的舒适状态上去。可事实是,即使我完全执行了上面的1-4步并且“熬”过了“苦和累”,原来那种舒适状态也早已回不去了,现在看似的“意外”才是正常。我要做的其实是改变自己看待工作的方式,把适应边界放宽些,调整呼吸,重新适应就行了。在适应之后,我自然会找到合适的工作节奏和学习节奏。
写到这里,原本感受到的压力仿佛突然轻了许多,吴老师这段话带给我的从容感让我不禁想另外一段话,是今年在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一书中读到的:
在偶尔的平坦和顺利之外,生活总是包含着各种困难和问题,对你我都是如此。
智慧的话语总是发人深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