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的日本顾问在公司内部发起了一场清扫厕所的活动,当时我们很多同事不是很明白推行精益生产与清扫厕所有什么关系呢?由于工作的关系这一点也引发了我的兴趣。
事实上清扫厕所最出名的应是在日本有着经营业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当年他在松下公司就发起过清扫厕所的活动,而且是亲自动手清扫厕所的那一种。熟悉日本近现代史的的人都知道,在日本很多企业都重视清扫厕所,甚至坊间传说,日本的银行会根据这间公司厕所门口的拖鞋(日本很多公司的厕所进去是需要换上专用拖鞋的)摆放的整齐与否来决定是否给这间公司贷款!如果坊间传说是真的话,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银行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放贷标准呢?细想下银行这么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厕所是一个与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场所,但就是这样一个场所也最能体现一间公司经营管理的好坏。另外,在日本的一些中小学也会把清扫厕所活动当作学生的必修课,为此相关的部门还专门出版了有关清扫厕所的专业工具书,里面仅清扫厕所的刷子就介绍了有三十种之多。
在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日本,为什么从学生教育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特别重视清扫厕所这项活动呢?事实上清扫厕所在日本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注意个人卫生的事情,而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一种方法。科学上我们一般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心理学上把这样的一个过程分为知、情、意、行。知就是知识,情就是感情,意就是意愿和热情,行就是行动。我们通俗一点来讲就是 “脑子带动身体”。如果没有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动手,人们就很难去持久的去做类似清扫厕所这类事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知到并不是只有大脑可以控制身体,也有身体控制大脑的时候。哲学家詹姆斯说“人不是因为悲伤而哭泣,而是因为哭泣渐渐感到悲伤”。如果有开车经验的人则可以更好的体会到身体控制大脑的感觉:当你开车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大脑是一片空白的,而你做的所有的动作都是由你日积月累的习惯而形成的身体记忆所带动的。因“悲伤而哭泣”是心里到行动的过程, “因为哭泣而渐渐悲伤”则是由行动到心理的过程。事实上清扫厕所则是一个由行动到心里的过程。原本所有人都认为又脏又不好闻的厕所,透过努力的工作也能清扫的到一尘不染,毫无异味,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成就。而这种成就会影响到所有使用这个厕所的人也产生相类似的情感,如你的客户、你的员工在使用一尘不染的厕所时,会发出赞叹及敬佩。就是在这种情感的相互感染中,“再低微、再细小的事情,只要把它做到极致也能焕发耀眼的光彩”的共识悄然而生!这种共识或共鸣一但产生,人的心智则会發生变化,心智发生变化,行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清扫厕所能够成为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方法的奥妙所在!
明白了清扫厕所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如何才可以把清扫厕所这种育人的方式真正执行下去呢?有两个致关重要的成功要素我们一定清晰。
第一,领导者身先士卒的垂范。如果领导者可以做到持续热情的参与一定可以感染其他人,而这种感染是涟漪式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当然刚开始时有一部分受感染的人未必是心甘情愿,也会有一部分优秀的人或老资格的员工因为不认同清扫厕所而离开。从另一角度来角,与公司理念不一致的人的离开,对企业来讲未必是一件坏事。
第二,坚持。“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比起做的理由,不做的理由更容易列举。我们的5S为什么做不好,就是我们的聪明人太多了、想法太多了。有些时候“愚直”又何尝不是我们成功的另一条路径哪!
清扫厕所的成功与否,我们姑且不讨论,而做为一种育人的方法,作为管理者则有必要做出深度思考!毕竟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叫“人磨磨,磨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