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报了一个写作培训班,之前,偶尔也会报读一些线上课程,但费用均低于100元,即使课程没有学到干货,也不会太心疼。但这次价格稍微有点高,重点我自己没有基础,知识储备又不够,而且一直从事的工作都跟写作没有关系,所以导致我有点犹豫不决是否该报名呢?
最后促成我下决心的是,主讲人是小米和苏末老师,我自己关注了小米老师的公众号已经有2年,日常都会坚持看更文,因为觉得接地气,而且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生活、职场,能量满满之余,能改变自身看待事物的维度。就这样,我成了第十五期的学员。
正是这个报名,28岁的我,开始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开课时,小米老师没有急于教授写作的技巧、公众号的涨粉,而是先跟我们聊“如何做选题”,写作素材的积累都源于生活,文章书本、电视电影、日常交谈……
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素材都起源于生活,可以通过提炼,写出接地气的观点,成为一个好素材,所以要随时随地观察、留意,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脱离大众、引起读者共鸣。
Part1 写作的初心
我是一个在职助理,简单点就是---打杂,行政、人事、财务、后勤,通通都做,但因为今年感觉到职业瓶颈,没有发展空间,所以打算给自己培养一个新技能,增加一个选择的渠道。
而且从小就喜欢写点文字,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只是偶尔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但还是希望能通过这个不讨厌的方式,给自己多一个可能。若是能变现,那肯定是一举两得。
Part2 自我改变
第二节课,是苏末老师主讲,主题是《看清楚自己,才能明白写作对你有什么意义》。
重点就是:自己希望通过写作获得什么结果?
以此延伸总结出3点:
1)通过文字梳理,实现自我成长
写作,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可以通过文字,把过去整理出来,结合现在的目标,对未来进行一个规划。
2)写作是一个职场加速器
写作,是职场的基本功,无论是什么岗位,都会需要“写”,是言简意赅的表达核心,还是流水账式的长篇大论。
写作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提升职场的技能,因为它成本低,随时随地可以练习,好坏直观体现出来。
3)写作变现,开发职业之外的其他可能
变现,是一个极度吸引的话题,但钱很难赚,需要付出脑力、劳力,如果在喜欢写作的同时,能够赚钱,那难道还不够有动力吗?当然,奢望一开笔就能有爆文,那也只有在幸运之神特别关照的时候才有,普通的我们,还是需要一步一脚印,练习巩固好根基,才能有所发展。
Part3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小米老师说过:写作时,给自己设立deadline,在期限前一定要写出完整的文章,这比无限期的精修出一篇完美的文章更重要。
写作培训班时,基本是要求1个月上交3篇作业。第一次交作业时,我是赶在限期前2小时发作业给老师,总觉得这里要改、那里要改,不符合心意,但老师说,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列大纲,然后提炼观点,围绕观点展开加例子,完成整篇文章后才是修改润色,因为这时候的精修不会脱离主题,不会三心二意。再间隔几小时后重看文章,会更能看出文章的逻辑、脉络是否始终围绕中心观点而写。
先做了,再去针对性的修改,比永远只停留在想象阶段中的完美有益。
Part4 摆正心态
培训班结课后,有半个月的时间疯狂沉迷于“变现”,在微信公众号上、简书上频繁更文,数量上去了,但文章质量没有跟上;为投稿而写文,把时间都花在“写”上面,没有分配时间进行输入、研究,导致输出的文章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切入点普通……
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拿去投稿,就像是石沉大海皆没有回信,平台更文阅读量又只有几十,在这段时间里,整个人都陷入焦虑、频繁刷新手机,心思全部都关注到“为什么都不能过稿”的纠结中,同时影响到正职工作的开展。
某天,简书上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是他认可我写的某篇文章,希望能转载到他的公众号上面去分享。
就是这留言,让我醍醐灌醒,想要别人认可文章,前提是文章本身呈现出来的质感,而不是数量,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写作者自己静下心来输入新知识,沉淀积累,所以这个长期伴随着孤独无助。
梦想着某一天能突然写出个爆文,那都是不现实的,根基不稳,随时都会有倒塌的风险。
从那天开始,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急于变现和频繁投稿,而是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内容输入,把等车、吃饭等空闲时间,都拿来阅读各种文章,借鉴已成功的大V们的文章构成,拆解征稿号的类型调性……
简书中一位关注过万的作者还主动留言给我鼓励:
把写作当成日常,反馈内心想法,先把功利性的一面抛弃,能够单纯坚持写下来的,都是狠角色。若能熬过这个长期孤独自助时期,就没有不成功的作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