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选择逃亡
文/李平娟
三模成绩下发,一塌糊涂。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的分析,脸皮白了又红,红了又白。一个个数据,在加减乘除的一分分计算里,我讨厌至极的数学就这样赤裸裸地把问题摆在那里。曾无数次地渴望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觉得那应该是发自心底的热爱和感染,可是,不容置辩的现实告诉了我它的残酷,教学在关注成长、传递人文关怀的同时,它还承担着重要的甄选功能。这甄选功能就决定了你的教学不能随心而欲,必须有章法可依,必须在量化的考评与管理中前进。
翻看孩子们的答题卡,基础部分丢分严重。对于考试范围的把握偏差,是最根本的原因。古诗词默写3分的毫无准备,是对一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最不留情面的讽刺,开篇就败了。
接下来的选择题,让人无语至极,实词的译文背了又记,记了又背,可在新旧版本的交叠里,我终于还是失去了你,而那答案给的是那样猝不及防。近来关于教参,有着一些拒绝的声音,但我知道要说彻底丢弃,于我而言底子还是太薄,水平还是太差。教参,教学参考,自然还是教学的参照,完全丢弃后的放空,自然不是我等所能掌控,但亦不能惟它,因为语文的东西毕竟还有太多个体化的成分,只是在这些变来变去的释义里,对于如何给孩子们讲解自己还是有点作难。只能在心底默默祈求,那些有争议的知识请你别考,因为它涉及到了对孩子们至关重要的3分,这个分值也许就决定了孩子们今后的天壤之别。
倡议书的写作是又一个丢分点。失误在哪里?基本的格式和写作要求。一个月前的开学考中就专门针对演讲稿和应用文怎么写进行了训练,我以为我N次的讲解他们一定了然于心,可他们还是给了我一个猝不及防。以为的并不是真实,我以为的也只是我以为而已。脱离了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又怎么可能拥有万无一失的保障?
关于主观题,那天和猫儿聊了很多,也让我更坚信了自己一直致力的目标。只是如何在得到分数和提升能力这二者的权衡上,我仍需努力太多。感谢猫儿,这个独立又坚强,理性又深邃的丫头,她总是能给予我太多太多。在茫茫人海中,跨越南北的相遇,总是让我对缘分的神奇深信不疑。共同的兴趣点,共有的爽直,让我们即使在面红耳赤的争吵后,也依然能够拥有月朗风清的细水长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不敢把自己比做那个君子,但也的确做到了和而不同。
再说糟糕的书写,这是我的又一硬伤。我知道这完全来自于自己,看似温驯的外表下,我实在有这太多的渴望。然而虽然在龙飞凤舞里我尽情释放着生命中的那些张狂,但最终还是被生活狠狠地击垮,到现在想改都成了太大的艰难。看着孩子们不尽如人意的书写,心中愧疚横生。我实在不是一个可以在书写上给他们示范的良师,我也实在不是一个可以狠得下心的严师,我的纵容如今终于给我带来难以言说的苦果,这债还得我自己来偿……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改走的路也总是要走下去的。如果不能选择逃亡,那就给自己迎击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