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10月31日和同事一起去了某高校招聘,我纯粹义务帮忙,多个帮手。
整个招聘的时间虽然时间很短,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 。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慨。
工作已6年,看到这些面试的学生,也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1.收到的简历大多是研究生的,本科很少,偶尔1-2个博士生。
一些研究生和博士的简历看上去真的很优秀,但是我们却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给对方。
我们的目标是是一些本科生,作为一个小众的行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要从基层做起的。
2.大学的招聘会不算是正式的面试,但也是一个窗口,看向外面的世界。
有些同学真的很有礼貌,对公司感兴趣的,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会主动递上自己的简历,并自我介绍,表明自己的优势。
这样的同学你看着他/她在介绍表达就觉得这个人是闪闪发光的。
反之还有一些同学,简历和自我介绍都没有,就先问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会礼貌的问一句,“方便留一份您的简历吗?”
然后才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3.招聘会还有一个同学们很关心的问题,薪资水平。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有些同学大大方方就谈了,有些同学比较小心。
当薪资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时候,怎么进行下一步。我真的有看到一个同学一听薪资没有达到预期然后愤然离场,好绝绝然。我全程看着他和我同事的沟通过程,然后离场,心中感慨万千。
果然年轻人的想法还是太简单,首先学校内的招聘会只是最初的过程,很多企业要2-3轮面试,才有机会见到最终Boss,你还没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怎么去进一步为自己谈判一个满意的薪资水平。
除了当月到手的薪资,更建议同学们去谈2-3年的年薪和发展空间。还应该切实了解一下五险一金,这些基本的概念。如果公积金交的比例高,几年后说不定公积金会成为你买房的小金库。
4.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对薪资水平的要求差异好明显,这是我感到意外的,毕竟你们都是研究生毕业,为什么女同学不敢为自己争取一份高薪呢?
想起自己面试时对薪资的目标,因为心里预期自己刚毕业进入公司是可以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的,因此我没有立马去谈每月到手的薪资水平。我说的是未来3年,希望自己的年薪达到一个标准。
当时一排6-7个领导面试,我明显看到其中一个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事实是入职的三年后我确实拿到了自己希望的水平,并凭借自己能力和拼劲得到了最快的提升。
5.地域问题,我又是一个旁观者,这次去招聘的负责人是公司所在的的本地人。她们部门基本是本地人了。从她的角度或者是公司的角度,是希望招聘公司所在地周边的,比较稳定的。
其中有一个同学,说是知道我们公司所在地,一个劲说自己的哪些亲戚也在这个城市。 我看着负责人很是激动,觉得有戏。
想了想收到的新疆同学的简历,感觉是没戏了。回忆起自己一个外地人,能进公司也是一个意外。
6.性别问题,是性别歧视嘛,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公司里女同事很多,也是能顶半边天的,但是这次招聘,公司里多数岗位定位确实是希望招聘一些男生,能适应长时间出差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
而事实我们收到的简历确实女生比男生多很多。
7.其他的一些吐槽,没带简历的那个同学,真的好意思说,今天打印简历的人太多了,打印机坏了。。。难道提前不会准备好吗?
倒是负责招聘的同事建议并提醒他发一份电子版的。看来是见怪不怪了。
8.还看到一位同学的简历中有个很明显的错别字,我当时真的好想提醒一下,但怕她尴尬,忍住了。
9.本来简历的内容不想评价,毕竟无论什么事情,一旦有了比较就有高低之分了。 但是那个简历没写自己名字的,你真的是认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