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深藏著一個溫暖的構想,希望可以在某個靜寂的午後,可以一個人靜靜的、悠閑的坐在窗前,沐浴著窗外投射進來的斑駁光影,一起看著手中的清茶升起的屢屢熱氣,我想那熱氣應該來自心中。
倚在流年的光影裏靜靜回望,那些平凡的日子,舒緩而淡然,恬靜而溫暖。生活中一切似乎都未改變,而又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在思辯之變與不變中細細揣摸便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是永恒不變的,變才是唯一的不變,人當然也一樣。在經曆了歲月的磨礪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慢慢地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看淡,學會了釋懷。於是,雖然世界躁擾繁雜,自己卻依然可以於靜夜獨處一隅,享些許悠然;徜徉在文字裏,數一數過往,於花開花謝中,點亮一點快樂,在感染別人的同時也感染著自己。
午後的陽光很溫暖,盡管如此卻依舊喜歡黑夜;不是喜歡夜的黑,而是喜歡夜的靜,因為靜夜總是能讓自己浮躁的心緒寧靜下來,安靜的思考許多問題。其實,人生中每一段過往都會有一個記憶,而每一個記憶似乎都有一個密碼。經常有人說: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塵緣。既然如此,那就順其自然,讓它安靜地沉澱於歲月的某個角落裏吧,畢竟它承載過許多的喜怒哀樂,又何必一定要刻意丟棄?更何況每一次刻意的忘記都可能會加深一次記憶。
不知怎麽,人年齡大了感慨似乎也多了,不過感慨終歸隻是感慨,對已經發生的任何事都於事無補。況且社會生活的節奏緊張而強烈,也容不得你對什麽都去感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013年5月,電影《致青春》在各大報刊,網絡以及各類電視節目中如火如荼,在70後、80後,90後的人群中仿佛掀起了一股懷舊風。《致青春》反映的是90年代的大學生活,這對於80後、90後都是陌生的。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大學生不可能通過宅在宿舍裏融入校園,而是需要更多的行動力,於是在共有記憶方麵就有了更多的現實形態,人與人的走近和疏遠都是可以通過物理距離來量化的。曾幾何時,白襯衫,球鞋,破舊單車,湛藍天空,夏日黃昏中佇立的單元樓都是我們熟悉的畫麵。
我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這兩部還算經典的懷舊影片。其實,在當今70、80後中,若說有誰真的經曆過《致青春》中男女主角那種青春年代,恐怕也為數不多,但我想大多數觀影者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隻不過是想起了自己青春時的那種無憂無慮的時光,那種想象盡情馳騁,而自己的未來還未被確定,尚且擁有無盡可能的一種生存狀態,這是他們麵對殘酷現實的棲身之所,通過觀看這些電影,他們給自己的過去踱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芒,使它們顯得格外美好。就如同毛姆在《人生的枷鎖》中,對這種心態做了生動的詮釋:
“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幹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所謂‘青春多幸福’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而年輕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全是從外部灌輸到他們頭腦裏去的,每當他們同實際接觸時,他們總是碰得頭破血流。看來,他們似乎成了一場共謀的犧牲品,因為他們所讀過的書籍(由於經過必然的淘汰,留存下來的都是盡善盡美的),還有長輩之間的交談(他們透過健忘的玫瑰色的煙霧來回首往事的),都為他們開拓了一個虛假的生活前景。年輕人得靠自己去發現:過去念到過的話,全是謊言,謊言,謊言;而且每一次的發現,又無疑是往那具已被釘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軀再打入一顆釘子。不可思議的是,大凡每個經曆過痛苦幻滅的人,由於受到內心那股抑製不住的強勁力量的驅使,又總是有意無意地再給現實生活添上一層虛幻的色彩。”
我屬於70後,經曆過被許多人稱作“樸素年代”的那段時間,但是沒有想要觀看這部電影的欲望,這股流行了很久的“懷舊風潮”,而在我看來,這種對於“美好舊時代”的懷念,是人類希望“重回天堂”情節的另類體現。
不想懷舊,隻有懷念。時光越是流失,越是讓我懷念不已。為什麽懷念它?那是一段我們無法複製卻給我以感奮的力量、讓我崇尚自立更崇尚信仰的時光;那是一段充滿了快樂、灑滿了燦爛的時光;那是一段在約束和掙脫相互博弈的糾結時光;那是一段充滿了好奇和想入非非的時光。太多的值得懷念的理由……
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
而時光如沙漏一般從指尖緩緩流逝,那些泛著腐爛氣息的回憶,飄蕩在這個初夏的夜晚。我嚐試著遺忘或者說一直都在遺忘,把那些發生過的和未發生的事情都格式化在記憶之外的時間。記憶的青春,青澀的愛情,迷離的回憶和那殘缺的友情。我努力收集那些溫暖的畫麵,用幸福的的詞語去貫通那個季節。
但是不管怎麽說,有了這部電影和音樂這個載體就有了美麗的、不羈的、瘋狂的青春回顧。尤其還有那些能勾起我們懷念心緒的音樂。那些聲音,曾陪伴我們走過許多的磕磕絆絆、風風雨雨。你可曾記得,在那醉人的聲音中,有著我們對某些人的思念、對某些記憶的懷念。
一直很喜歡老狼演唱的那首《那些花兒》,總是習慣循環聽這一首歌,因為那滄桑聲音總是讓我感到莫名的欣慰。那首歌曲真的很值得去回味和聆聽。就讓我們穿越到那個年代,一起回味曾經的開心快樂,聆聽經由歲月浸染的彌久情懷。在音樂中沉醉,感覺生活的美好!
每當夜深,總喜歡靜靜地抽著煙、聽著音樂、聽著這首歌。在這個年紀,憂鬱是青春的代言;他們說,我是一個念舊的孩子,時常看一張相片或聽一首歌。也許隻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我說著不在乎的東西,究竟牽伴著我多少的心情,沒有人能明白我的哭泣,亦如不懂我的微笑。
此時,順著老狼的聲音,突然想起我16歲的那年夏天;那時的我特別喜歡看一部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現在想想,那個年齡的我們是個什麽樣的?那一年,我們十六、七歲,每天沒心沒肺的笑著,但笑容裏帶著淡淡的憂傷,憂傷卻沒有人懂得。到處都留著我們青春的痕跡,放肆的笑、狂妄的藐視一切。單純的享受著這快樂的時光,喜歡做著一些瘋狂的事情,年輕就有資本張揚。那一年,骨子裏的不羈沒人懂,幻想著未來,幻想長大後的生活,長大了才知道事實並非自己想象的那樣。那一年,是個犯錯的年齡,是個放肆的年齡,是個揮灑青春的年齡。那一年,我們十六、七歲……
這就是我們的十六歲,我們的青春。那些花兒,正值花季,很自豪能夠陪她們一起開放,開放在我們花一般的韶華;在青春的陽光下,我們一起瀟灑地走在鋪滿快樂的小路上,對著天空大聲說:快樂、幸福。
久違的聲音在很遙遠的地方再次聽到!想起以前,奔波在求知的路上,那時的我何其稚嫩,心裏又是懷抱著何等美麗的憧憬!多少年過去了,不知不覺間,我已走向了哀樂中年。隨著歲月的流轉,我看著花開花落,那些花兒也眼見我的青春逝去,而黃昏轉眼就要掩至,誰又能抵擋得了時光的無情和殘酷呢?物是人非,曾經的年少輕狂,原來是那麽的可笑!
此時的我在不熟悉的地方聽著熟悉的歌曲!此時的我已不是學生,而是社會上的人了。那年我還是學生,就這樣工作了,就這樣經常在工作之餘遊離於大學校園之中,去享受大學的課餘生活。
似乎還相信自己也是學生,看著他們的快樂的身影,又想到了我曾經也跟他們一樣!雖然我不後悔我的選擇,但我還是比較懷念我的大學生活的,那時我們都比較天真!比較的快樂……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如今這裏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這些小小的觸動。那些曾經陪伴過我們的歌曲。經曆時間的淬煉沉澱,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存活在腦海的深處。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之後讓我們在想起那些曾經,現在也感動著我們的人或事,總能找到你喜歡的吧。這些青春路上被刻下的開心、快樂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記得。直到有一天,我微笑的記下這些文字,以一種飛揚的姿態!但是難以抹去的東西就是青春路上那些瑣碎的細節,溫暖的帶著笑意的小幸福。就像一盒拚圖,散落在地上,我們帶著笑意輕輕撿起,然後一片片小心翼翼的藏在心底裏最深最深的地方;後來想起來得時候,臉上就有最甜最美的笑容。
青春,
青春是一場無知的奔忙,總會留下顛沛流離的傷。青春也是一道明媚的憂傷,我不知道那些本屬於青春的記憶,是否值得珍惜、留戀,抑或裝進飄流瓶,變成塵封的風景。
青春,
青春就是讓我們用來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