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DNA》中,郝明义先生将职场中的基层、中层、高层分别比喻为鸟、骆驼、鲸鱼。这三种动物中,基层是“天高任鸟飞”,高层是“海阔凭鱼跃”,唯独中层,是负重千里穿越沙漠的骆驼。
的确,中层干部,对上承接企业经营压力,对下担负团队建设压力,对外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对内面对职场竞争压力,兵头将尾,可以说是职场中压力最大的一群人。
在传统经济中,高层定战略、中层定策略、基层负责执行。比如:家里晚饭吃什么?
- 高层:吃餐好的!
- 基层:给钱、给采购清单!
- 中层:等等,我靠,没钱了!
- 高层:想办法,吃餐好的!
- 基层:给钱!给采购清单!
- 中层:#@%#@%¥……
中层,就是那个“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的人。从这个角度说:一个没有基层,只有高管和中层的时代正在来临,因为,照表操课的基层岗位,正在迅速被电脑、机器人、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
- 停车场车牌自动识别+微信支付,取代了停车场管理员;
- 移动支付取代了收银员;
- 指纹门禁、人脸识别取代了门卫大爷;
- 人工智能已经会写新闻通稿了,将逐渐取代“本报通讯员”;
- 电子票据将取代售票员;
- 自动驾驶将取代司机;
- …………
就算是刚才所举的案例,买菜一事,只要中层决定了采购清单和预算,通过各种电商平台足不出户都可以解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的世代,职场需求更多的,将是会想办法会创新的中层,更多的人一入职,就要承担以往中层才能承担的工作了。
人人都是中层的时代,正在来临!
如何做好中层,郝明义先生在文中提到了四个关键词:
- 看清立场
- 把握方向
- 摸索方法
- 打破惯性
所谓“看清立场”、“把握方向”,就是说,中层要有决策意识了,不再是“你说啥我干啥”了。曾有职员在向我表决心时说:“领导,我虽然不太聪明,但我肯吃苦,你交代我的事情我一定做好!” 我心里想:“你自己都说不太聪明了,我交代你想办法提高销量,你能想出办法吗?”
比如关于“家里晚饭吃什么”这个例子:
高层决定了:“吃餐好的!” 那究竟什么是好的呢?
有的人以“健康养生少油少盐”为“好吃”的标准,有的人以“价格昂贵很少吃到”为“好吃”的标准,有的人以“麻辣鲜香大鱼大肉”为“好吃”的标准,有的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为“好吃”的标准,还有的人以“随便”为“好吃”的标准……
年届古稀的爷爷奶奶、帮忙带娃的公公婆婆、正准备中考的儿子、年幼体弱的女儿……听谁的呢?
听谁的,就是立场;什么“好吃”,就是方向。而考验中层的,不是简单地选边站,而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同时还要考虑预算。要做到这点,中层就不能仅满足于“专业能力强”,还需要在人际沟通、创新思维等方面补补课。相对于基层只需要把事做好,中层更需要把人做好。
所谓“摸索方法”,则是指中层不仅要“会做事”,还要“有套路”。
“方法”不同于“技巧”。“技巧”局限性很大,一种技巧常常只适用于一种特定的情境,而“方法”则需适用某一类情境。
再比如“家里晚饭吃什么”这个例子。基层需要知道去哪里买什么菜就好了。中层则需要知道:
- 哪个购物APP送货快?
- 哪个外卖APP熟食好吃?
- 哪个电商平台物美价廉?
- 哪些特色菜式只能取实体店买?
- 哪些普遍受欢迎的食品需要提前储备?
- ……
然后,中层还需要根据这些已经储藏在大脑中的方法,组合制定出当天晚餐的采购方案。
中层需要能将自己在基层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分门别类,排列组合,推陈出新,建立起方法论,方便自己快速决策。用奇点读书会的话说,中层需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谓“打破惯性”,就是说不能“一招鲜吃遍天”,不断打破思维惯性,打破路径依赖,总是能用创新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还拿“家里晚饭吃啥好”这个话题来说。如果这个家里的中层手头只有那么几个APP、只有那么几家商铺熟悉,翻来覆去只在这几个选项中选择和制定方案,那家里人就总有吃腻的一天,而且还要防范某个商铺不做了、某个APP停止运营了等风险。
若要保持新鲜,中层应该怎么办呢?总是探索新的APP,总是探索新的食品商铺,总是尝试新的组合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中层在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尝试、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保持创新能力,做一个永远有新鲜感的中层。
小结一下:
在人人都是中层的时代,有决策力、有方法论、能创新,已经是进入职场的基本要求。否则,就将被机器人代替,或者去给机器人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