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画•记】
——三人作品展
艺术家:张学海 王觉 李放 (排名随机分先后)
召集人:李放
学术主持:聊
地点:北京798红鼎艺术
开聊:2019.5.30
展览是一个契机。
三个人平时没事就约一起聊,艺术聊得少,其他聊得多。前不久一次聊到艺术,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互通等问题,突然想到作为艺术家(暂且这样称呼)这些问题必定投射在自己的作品中,既然聊得投机,那么作品也应该有可以相互印证之处,于是就聊到干脆一起做个展览。
展览似乎需要个策展人和学术主持,但是我们都想简单一点,于是就免了策展人,李放临时当个召集人,学术主持也就自己三个人干了,既然都聊很多了,这主持就叫“聊”了。
本来打算展览取个类似于《表现与写意》的名字,但是这一类名字太傻b太装b,所以就改成《聊•画•记》,聊了什么画了什么记了什么,可以在作品里找。
张学海:谈艺术,一般都是把它对象化的谈,这样,艺术显然是迷人的。就像我最近找工作室,每天在关注网上信息,开车到处看房子,去那些不被人知的地方,去发现一种可能,和你的感觉,你的生活现状,你的生命相对应的可能,发现了,就是得来的惊喜,没有发现,就再继续。干这事,拔腿就走,不嫌烦,你就是一根筋地要找到那个地方,或者说那个不明的地方一直在牵动着你。画画就是这样,那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好像又知道。
面对空白画布,用笔涂抹,它既是你的对象,又是你生命的瞬间延续,你怎样对待它,它就怎样对待你。
不画画干什么呢?没去多想,首先就是要画,别的都往后边放,能放多远放多远。
画画不用脑子,也不用身体,那最好。
王觉:那年的冬天,一次房屋失火导致了许多外来人员失去了住处,外面下了雪已经很冷了,还听说一个去采录视频的人被追捕的事。心情烦乱,虽然与我无关,但毕竟都是人的事,自然就投射在了情绪上。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同情心和规避风险的警惕心理搅和着。我就像一只失去了壳的寄居蟹一样失去了安全感。于是我接着想,那就早点去找一片海洋,那里一定有许多美丽的壳可以居住。尽量地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诗意的栖居!从精神存在来看,我们的身体也不过就是一个壳吧。
李放:由于一些经历,比如当初喜欢现代艺术想考油画专业却不小心考上了国画专业,等于想拉小提琴却学了二胡,再比如之前特别迷恋西方现代主义特别鄙视中国传统文化后来又逼着自己看古书不自觉又上瘾了,等于是父母包办婚姻你特烦那女的后来又乐在其中,这类奇怪的经历不得不让人处在纠结之中也不得不去思考更多的问题。现在虽然没画国画,但也不能说这就是油画了。我的作品,始终在不自觉地投射这种冲突和纠结,我想,这种处境不只是我一个人,或许是一类人一代人乃至是整个现实社会的处境。
文字不用太多,下来接着聊。
20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