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人民的名义》电视剧之外的事儿。
《名义》虽在电视台和网路上一经播出立刻成为今年新一轮爆款,被街头巷尾无数观众喋喋不休、乐此不疲地热议不歇,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新时代反腐剧的先河,对以后的同类型题材的创作拍摄提供了优良的典范,真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类原本“见光死”的“乏味”官场现形记,竟然被众多90后、00后奉为神作,通宵熬夜追剧、讨论、留言的话题也于此有关,而不再是惯常的“青春、偶像、小鲜肉”的花痴话题,《人民的名义》以年轻人自己喜欢的方式花式流行着,它已然成为潮流,年轻人若不看这部剧,几乎在朋友圈混不下去,这让大众吃惊的同时又不免暗自窃喜———这是好现象,说明年轻人的三观越来越正了嘛!
好了,不再多说了,直接切入正题:
《人民的名义》未播之前到底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曲折呢?到最后又是怎样一一化解的?
首先是投资方的撤资。
《人民的名义》在开拍之初一个月,就遭到原先投资公司的花式撤资。资本一撤,这剧差点死在纸上,好在有导演的坚持,演员高亚麟的“傻”劲,纷纷把家底儿押了进去,又得上天眷顾拉了几个小公司,才最终将资金问题暂时解决,不过仍有1000万的缺口,但咬咬牙,硬抗着拍完了。
然后是拍完之后的审查问题。
众所周知,这部剧的尺度有多大想必大家早已亲身体验过,既然被称为“尺度最大”可想而知在当初审查的时候剧组团队的压力得有多大。连编剧周梅森都做好了“准备修改一千处”的心理准备。
虽然这部剧由最高检牵头,下了批文要求拍,但是导演李路也公开表示“最高检的批文并不是尚方宝剑”,能不能顺利过关获得通行证就看审查结果了,好在新上任的领导高瞻远瞩,以“大气磅礴,石破天惊”八字点赞放行。
接着是播出平台的问题。
电视剧要想播得找卖家。主流播出频道是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但像这种题材的剧随便怎么也是必须先要卖给电视台的,不然成何体统?最好的播出平台首先是央视无疑,剧组当初和央视沟通过,最终因为价格问题和播出集数问题没有谈拢,湖南卫视则慧眼识珠、快人一步以2.2亿将此剧买下。但湖南卫视也做好了两手准备,据传合同里有一条是:如果这剧到点没过审,合同不仅终止,而且还得交50万的违约金呐!
最后一点,这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播出之后的收视率问题。
大家还记得之前浙江卫视播出的《美人私房菜》么?这部由马天宇和郑爽领先的IP剧最终因收视率暴低而停播了。而纵观《名义》同类型的剧,几乎没有一个能健康茁壮成长直至寿终正寝的,大部分都以花式夭折,在未知晓结果之前,《人民的名义》随时都可能会“悄悄地离去”。
好在一切担心都是多余,从该剧播放以来被热捧程度来看,大伙儿是从内心真正地喜欢上了这部剧,以及剧中的各色人物,不仅是“达康书记”,就连侯勇饰演的反派人物项目处长,都被网友们连连称赞其演技之精湛,因此,这部剧真正算得上是良心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