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又称为鄂尔多斯沙地,最近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该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榆林境内。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
毛乌素沙漠的消失证明中国人民几代人的努力是有效的,也再次证明中国人民的勤劳。那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沙漠存在呢?
首先如果简单粗暴地把所有沙漠的地上部分全部种上植被——那么后果将是“没有后果”,为什么呢?因为不论哪种乔灌草植被,在土壤含水量在5%以下的沙漠地区,是很难存活的,沙漠里有些有地下水的地方,或者含水量稍高一点的地方,都已经被坚韧顽强的沙漠植物占据了,那些被漫漫黄沙覆盖的区域,不是因为没有植物种子,只是单纯的因为没有水而已。现在在没有水的地方种上了植被,那么那些可怜的植物会在很短时间内死去或进入休眠状态,而植被对气候和水分的影响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这些植被死去而且本身所带水分迅速流失的情况下,也许最多只是在沙漠上空降一场连雨滴都到不了地面的雨而已。
很无趣对吗?
没错,我们荒漠化概论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问过我们一个问题:“沙漠里植树造林,除了适地适树、适地适草、适地适灌的原则以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原则?”我们在下面感到很疑惑,除了这三点以外应该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则了呀?只见老师邪魅一笑,露出两个酒窝:“记住,用植物方法防治荒漠化,最重要的原则是:适地适荒。”相信大家肯定在高一地理课上看见过这么一张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
我上这张图是想告诉大家,沙漠并不是非治
理不可的有害地理环境,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态环境,盲目用绿化的方法改造(是“改造”而不是“治理”)沙漠,想把沙漠变成绿地,只是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努力罢了,最终除了感动上(自)天(己)之外,没有实际的意义。处理沙漠最好的办法,是让它维持现状。
脑洞还没有开完,让我们来看看另一种情况——在沙漠里建起完整丰沛的水分循环体系,以我国为例,贝加尔湖北冰洋黑海里海红海印度洋雅鲁藏布江,甭管是哪的水变成水汽/暗河翻越崇山峻岭千里迢迢来到我国北方,整个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每年都能形成400mm以上的降水,那么忽略这些水汽过来所产生的气候影响,单是这些植被改造的环境气候就已翻天覆地。
以下是我对气候变化的猜想:水分陆上内循环的体量大大增加,由于西部内陆地形原因,水文情况变得极度复杂,一开始因为没有系统的排洪体系,洪灾频繁发生,同时黄河上游水量大大增加,虽然黄土区的土壤侵蚀减少,但由于水量的增加以及流速的变快,黄河河底的淤积泥沙将被迅速冲走,河床的不稳定导致整个黄河流域泛滥概率提升,整个中国北方将陷入洪灾之中,久而久之甚至对世界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也许我的猜想略带夸张,但自认为大方向上是没有错误的,沙漠全部变成绿洲并不见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