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看完了郭建龙先生的《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以前的我看历史看的是朝代的兴亡,江山的更替,看的是故事,看的是传奇。在颇有收获之余,始终是感觉各个朝代如纸般苍白,虽说能一窥全貌却始终不能得其神。我不能理解他们的“天人合一,君臣父子的世界观”,也不能理解他们的“飘飘然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正如他们理解不了现代的“唯物主义”与“唯科学主义”。所以一个朝代的哲学思想始终是贯穿于整个时代,引领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但却却总是带有它本身的局限性。而我们也只有在了解了当时的普世哲学价值观以后,才能脱离历史的本身,理解这个时代的人物与事件,才能让历史真正的鲜活起来,脱离故事的范畴。
中国古代的哲学可以大致分为“神学谶纬期”,“玄学自然期”,“三教开放期”,“经世实用期”与“道学封闭期”。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对统治思想的突破,却始终摆脱不了当权者对整个社会思想的控制与利用。在最初的战国时期,百家之道,在战火纷纷的列国,一大批思想家纷纷构造出了自己的世界观,期盼凭一己之力结束乱世,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哲学思潮的产生。但是中国历史与哲学在许多条路之中始终只是选择沿着一条路往下走,然而这也是古代中国的必然。
中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西方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统治者的敌人是其他统治者,所以难以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有效地控制,所以西方的哲学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包袱,更多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具有思辨性与逻辑性。反观古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的大一统思想与大一统的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敌人是普通百姓,所以他们企图通过控制人们的思想来稳定自己的政权,无论是汉朝的“儒教”思想,魏晋时期的“道教”思想,还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想,哲学都与政权和统治者有紧密的关系,这也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一种政治性的哲学。统治者都会将其中思辨与逻辑成分去掉后以愚黔首,人们需要的不是质疑的精神,不是辩证的看待问题而是顺从。所以儒教的“天人合一,君权神授”,道教的“清静无为,消极遁世”,佛教的“万世轮回,参禅修佛”都跟随者统治者的喜好相互交替的占据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思想,然而无论是哪一个哲学体系,其本质都没有逃脱其政治性与不加思考的盲从性,在最根本上都没有改变中国古代哲学与政权的关系,所以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是人与政治的关系。虽然后来宋朝产生了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来救亡图存,但是终究因为对战乱的恐慌将人们再次带入了死气沉沉的程朱理学中。最后到底是现实选择了哲学,还是哲学选择了现实?
在经过两千年的思想酝酿后,西方逐渐走出了宗教的思想,通过对自然一步一步的思考与探索,使得物理学,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一步步的从哲学中分离,并最终细化成为一个个的学科,最后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产生了工业革命。而古代中国在统治者的影响下,中国哲学的一次次叛逆与创新最后都会回到对政权的稳定上,使得中国古代人民在思想上难以突破人与政权的局限,继而难以发展成为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问题,所以造成人们普遍缺少了一种离经叛道与哲学思辨,多了许多圆滑处世与盲目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