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女孩子们在成年之后,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年纪不小啦,该找个人嫁了,不然等到年纪大了,就不好嫁人啦!”
我一直以为这种现象只有在中国才有,但是当我看了英国作家毛姆写的小说《面纱》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大龄剩女”的焦虑,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而且没有地域和国家之分。
故事的女主角叫基蒂,她性格活泼,相貌可爱,曾被家族寄予厚望,认为会嫁入一个好人家,但可惜直到26岁,她仍单身一人,为了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处女”的命运,她答应了沉默寡言的病菌学家沃尔特的求婚,并在婚后随他来到了香港。
在那里,基蒂遇到了风流倜傥的已婚港督唐森,并和他发生了婚外情,沃尔特发现了这一事实之后,出于羞愤和报复的心理,他将基蒂带到了霍乱流行的湄潭府。到了那里之后,沃尔特潜心研究对抗霍乱疫情的方法,而基蒂则在海关副关长沃丁顿和修道院院长的帮助下,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也得到了内心的成长,但是当基蒂决定展开新的生活时,沃尔特却不幸染病离世,基蒂无奈回到了香港,再次抵挡不住唐森的诱惑,重投他的怀抱。
随后,带着羞愧的心情,基蒂踏上了返回了英国,并在幡然醒悟之后找回了生活的意义,随父亲前往巴哈马群岛,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读完小说之后,我一直在想: 基蒂究竟爱的是谁呢?是唐森,还是沃尔特?
也许,这也是毛姆留给读者们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基蒂可能从未真正爱过他们中的哪一位。虽然她曾经语气坚决地对丈夫沃尔特说: “他(唐森)一心一意爱我,他爱我爱得火热,我爱他也爱得火热!”
但是当基蒂去找唐森,想要将他们的婚外情公之于众时,唐森冷漠的态度让她意识到: 也许,他并不爱她;也许,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相爱过。
这一事实直到基蒂来到了湄潭府,通过海关副关长沃丁顿的口中了解了唐森的虚伪为人之后,基蒂才明白:
她与唐森之间,其实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的爱情。
那么,基蒂和沃尔特是否有过“爱情”了?
毫无疑问,沃尔特是深爱着基蒂的:
“我知道你愚蠢、轻浮,头脑空虚,可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的和理想都很势利,可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可是我爱你!”
只可惜沃尔特的爱太过隐忍,他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爱;他的不善言辞,让他变成了一个让他显得缺乏生活情趣;在基蒂眼里,沃尔特是一个沉默寡言、没有魅力的男人,他小心地爱着基蒂,那份爱是如此的卑微,以至于他努力不让自己的爱烦扰到她——因为那是他陪付不起的爱情。
刚发现了基蒂和唐森的婚外情之后,沃尔特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但理智很快让他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他执意要带基蒂到霍乱横行的湄潭府,一开始是想要害死她,但后来他却用自己的死亡让基蒂看清了她和唐森之间肤浅的爱情,唤醒了基蒂的自我成长,“死的却是狗”,在爱情中,沃尔特卑微得就像一条狗,他的爱得不到基蒂的半分回应,虽然低到了尘埃,却不可能开出花来。
而基蒂呢?
对于沃尔特,她是否有过一丝半毫的爱意呢?
很显然,基蒂对于沃尔特是谈不上爱情的。因为不想成为老处女,所以她嫁给了沃尔特;因为想要摆脱家庭的控制,所以她随沃尔特远赴香港。当沃尔特告诉基蒂,已经知道了她和唐森的婚外情之后,她感到了恐惧,但更多的是委屈和愤怒的情绪,她告诉沃尔特: “我嫁给你是个错误!我千不该万不该这么做,我从没爱过你!”可想而知,这样的话在沃尔特听来,会是多么扎心的话,可这才是基蒂掀开那伪装“相爱”的面纱之后,真正想要表达出来的真心话啊!
常常会在网上看到有人提问: “究竟是找一个你爱TA的人结婚,还是找一个TA爱你的人结婚呢?”
也许沃尔特和基蒂的爱情悲剧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不对等的爱情,终究是走不长远的。幸福的婚姻,需要的是两个平等的灵魂和彼此相爱的心。
毛姆在《面纱》这部小说的“自序”中写到:
写这个故事是受了下面这几句但丁的诗的启发:
“喂,当你重返人间,
结束漫漫旅程的时候,”
第三个幽灵接着第二个幽灵的话说,
“请记住我,我是皮娅。
锡耶纳造了我,马雷玛毁了我,
那个在娶我的时候,
第一次把宝石戒指戴在我手指的他,知道了这事儿
生活有时并不会将真相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常常会在我们眼前罩上一层带着滤镜的面纱;也许我们会在某个偶然的场合中,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看到生活的本相,那时我们也许会感到意外,也许会觉得痛苦,但请释怀,请坦然,请带上勇气继续前行……
——希望,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