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奶奶

      我的奶奶60多岁了,看起来却像不到50的人。一头乌黑的头发,只掺杂着几根银丝,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脸上的皱纹也是细细的,看起来十分有精神。

    有一次,我们去饭店吃饭,吃完饭了,正准备要走,奶奶突然把我叫住了,指着桌上的剩菜,说:“这个还有半盘,那个都没动过筷,太浪费了,过来,帮我打包吧。” 妈妈听了,劝说道:“算了吧,就这么点剩菜,不值得打包。人家会笑话咱们的。再说了,吃过的菜放在冰箱里会有很多细菌。”

      我想:奶奶怎么这么节俭?这些剩菜倒掉就算了,打什么包啊!于是,也凑上去说了一句:“奶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不着这么省。你要吃什么,明天让妈妈买给你就是了。”奶奶一听,脸色立刻变了,说:“再买多浪费钱啊,我吃吃剩饭就行了。”
      奶奶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从小挨过饿,知道一日三餐来之不易。所以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你们打出生起就生活在蜜罐子里,没有吃过苦,但生在福中要惜福,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
      奶奶的一番话,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妈妈一起,帮助奶奶整理桌上的剩菜,逐个打包,带回了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