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前前后后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民间说法,代表了后世对三国时期两位杰出谋士的最高评价。在《三国演义》中,从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开始,直到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孝,耒阳县凤雏理事”,这些章节为大量的演义故事,其内容也正是民间流传最广的部分。本章就来讲讲这些事情。
一、司马徽、庞德公
与“卧龙、凤雏”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国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氏是琅琊国的名门望族,其先祖叫做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期担任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担任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时母亲章氏病逝,八岁时父亲去世,后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叔诸葛玄生活。
194年,曹操第二次征讨陶谦,在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遭遇到臧霸的顽强阻击,回头对开阳以北进行屠城,其中就包括阳都县。诸葛亮兄弟在叔叔保护下逃到豫章,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来,朝廷派朱皓取代诸葛玄的太守职务,诸葛玄到荆州投奔了刘表。
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搬迁到隆中隐居。诸葛亮平时喜欢吟诵《梁甫吟》,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认为诸葛亮是吹牛皮不上税,对这名年轻人不屑一顾,只有他的好朋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确有其才。
诸葛亮在荆州时,和石韬、徐庶、孟建等人一起游学,三人读书都力求精熟,只有诸葛亮独自观览大体内容。诸葛亮在早晨和晚上经常抱膝长啸,他曾对这三位朋友说:“如果出去做官,你们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问诸葛亮能做什么官,诸葛亮只是笑着不作回答。
后来,孟建想要向北返回家乡,诸葛亮劝孟建说:“中原士大夫多的是,你只管在这里遨游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返回家乡呢!”
当时,诸葛亮的老师叫做司马徽。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省许昌禹州市)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经学,号称为“水镜先生”(史书称为“水鉴先生”)。司马徽和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迁徙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都有交往,关系密切。司马徽把庞德公视为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