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节失去年味的不是禁燃烟花,而是社会发展和忙碌
过年最让人期待的是什么?可能不同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吧。我们小时候可能最期待新衣服和压岁钱,以及连续几天吃好吃的;现在最期待那有数的春节假期和与家人团聚;父母最期待在外的孩子回家团圆。但是很少人期待烟花,因为,那和感情无关。
我一直觉得年味,就是传承下来的人和人、人和自然交互的一些习俗,只要这些习俗还在,守护这些习俗的人还在,年味就在。可惜现在社会发展已经远远超出过去纯农业社会时,工业社会居民的习俗跟农业社会居民习俗比,注定会有非常大的转变。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可是却越来越忙碌,自己拥有的可消费时间越来越少,对传统习俗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少了。
传统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正式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过去,很可能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那段时间。这时农业生产无法继续进行,正好大家都有空闲时间了,人们就用这些时间来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过去没有手机、电视、电话,书籍都很少,更严重缺乏娱乐项目。但是,古人对天地、祖先、亲属关系是相当重视。祭拜天地、祖先,是非常正统、隆重的事情,而处理家族关系则是农业社会基本需求。那时候,医疗、教育、政府、经济都相对落后,人们对教育孩子、生病医治、邻里矛盾的处理,都非常依赖家族的力量,所以,那时候,每一大家都有族长、祠堂、学堂,孩子们都先到家族学堂读书,谁读书好,由家族集资供给外出读书考试;谁生病了自己没有办法,由组长决定是否全族出资给医治;发生了小矛盾、小犯罪事件,不用到官府,一般都是族长和族老裁决。
等到春节前后,大家有大把时间了,那就要用这些时间来处理自己和天地神灵以及家族父老的关系了,开始是个别大户人家,后来周围的人看了觉得很有意义,就相继模仿,最终形成风俗流传下来。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就扫尘、祭灶等,也称小年。腊月二十四,全家大扫除。然后赶集采购、买香烛和杀猪,开始准备过年食品,嗯,我们老家要炸面鱼,做大枣饽饽、打皮冻,做丸子,做鱼,做豆腐。腊月二十八开始贴春联。除夕那天,挂宗谱(五代血亲家谱),祭祀祖先,饽饽做好在宗谱前堆两个小山,摆上鱼、肉、豆腐、丸子等,下午开始包饺子,供养的饺子就分几种,烧纸前供养发纸饺子,年夜饭供养过年饺子。最有春节代表性的应该是送吊子,家门口挂上,茔头也插上,可以说是凭吊祖先,我个人更认为是接祖先回家过年。送完吊子之后,回家吃第一顿饺子。然后各自活动和休息,等到午夜12点,起来吃年夜饭,对,这是全年唯一一次半夜放鞭炮,半夜吃饭的,因为是在半夜吃的饭,所以叫年夜饭,年夜饭也有讲究的,年年有余(鱼)、大吉(鸡)大利、家庭幸福(豆腐)、团圆欢喜(四喜丸子)等,还有主角饺子,一般饺子里包上硬币或红枣、花生、板栗等东西,吃到什么都有不同的含义。吃完年夜饭,然后是家族五代血亲互相登门拜年。年夜饭和拜年才是大年夜最重头的活动,如果把这些风俗都抛弃了,那到哪里找年味去呢?初一初二拜舅舅和姑姑,初三回娘家,之后分别祭祀山神、谷神、树神、土地神,包括传说中的社神和稷神。正月十二,又是一个重大节日,叫做庄稼会,人们一起拥到县城,去表演秧歌、高跷、武术、戏剧等节目,一起庆祝和祈祷庄稼丰收,秧歌秧歌,就是全民庆祝庄稼会发展起来的,因为参与人数多,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正月十五,元宵节,应该称之为灯会,人们在家里和茔头送灯,给祖宗们照亮回去的路。到此,一年的春节算是正式落幕,其中基本上每天都有活动,因此,这段最冷的时间大家反而过得热热闹闹的,也就是说有年味。
如今已经是工业社会,社会节奏明显加快,锅炉、暖气、空调的存在,也让最冷的时节变得温暖,只要有需要,时时刻刻都要工作。因此,人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像过去那样过年了。为了让大多数人能好好在家把除夕那几天过好,运输、供电、供暖等基础服务单位的人还要坚守岗位,他们也是缺席自己家里春节的奉献者。
想想春节有7天假期,如果要回老家过年,路上走两天,回家后匆匆忙忙把该看的亲戚都拜访完,时间就没有了,怎么还有时间来好好品味过年的味道呢?
特别是,现在人们已经脱离了农业社会,对祭祀这种事情看得越来越淡,关于各路神仙的节日也都逐渐忘却,热闹程度肯定也是越来越低。
而且,作为过年的重头戏,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半夜起来吃年夜饭,拜年呢?大年夜习俗都逐渐改变了,自己当然会觉得年味淡了。
因此,说年味淡了,这时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也是家族体系在当代社会逐渐瓦解的一种体现。是日渐忙碌的自己把自己觉得不喜欢不适用的风俗丢弃的结果,而跟禁然烟花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像城市禁然烟花前,一天到头有人在放烟花,难道还能说是天天在过年吗?
我觉得,既然自己把过去那些春节习俗都抛弃了,那就是自己觉得不合适,好在过年还有七天假期,就用自己喜欢的庆祝方式,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好好度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