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唐胞苷
11月24日,我做了第一次线上分享,用的是QQ群视频,以前对着人倒是上过课,这对着电脑讲两个小时,还是头一次。共两个小时,从19:30分到21:30,内容是有关考博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分享(因为以前在简书上发布过有关考博的内容,后来一个专门做考博的微信公众号找到我),对象是明年年初考博的学员,后面有半个小时答疑时间。
很多人在尝试过新事物,挑战过自己后,都会兴奋不已。我也是,自己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有点小兴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准备”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到底怎样的准备才是准备呢?
1.真正的准备应该是有备而来
这次的线上分享主要是我和学员们之间的互动,对于我,我一定要准备好讲稿,根据要求把自己在复习考博专业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以及自己的体会都要说清楚;而对于学员,一定是要知道自己参加这样的分享需要吸收哪些方面的内容,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来求教老师。
但在后面半小时的答疑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员完全是没有准备的,他们来上课可能只是让自己心安,觉得自己在学习,在努力。因为,他们中有的人竟然问我,哪个导师是否还招博士,专业课考哪些,而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在他们来听课的时候就应该清楚的,他们自己想考谁的博士,自己不清楚吗?哪个导师还招不招,各校的招生简章都写的清清楚楚,他们来问我,我就是觉得现在的学生太懒了,什么都不想自己去准备,最好是老师或者家长都给代办。
所以,有些可以准备的事一定要有备而来,你参加考试,不去复习准备,怎么能得高分;你参加面试,不去准备如何通得过,给你准备时间的事一定得做好准备才行。
2.真正的准备应该是全力以赴
有些人的准备是自己觉得很好,胸有成竹,但是,自己觉得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自己觉得好往往会蒙蔽我们自己的眼睛,因为自己还会更好。所以,在自己觉得准备好的事情后再问问自己,是否全力以赴。
我之前因为上过课,也教过学生,自己有经验,而且讲的都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就觉得没问题。但是,在讲课的开始,我紧张了,虽然后面越来越好,但开始的紧张是可以避免的。当时平台的老师和我说,期间有个老师上课因为没经验,他就把要讲的内容全部打印出来,非常详细,有一万多字。我虽然也把自己的讲稿打印出来,内容也很熟悉,但开始的紧张应该是自己预料到的:为什么不重视,不去演练呢?
所以,这次的线上分享我觉得自己的准备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因为自己有经验而使自己放松,因为自己的满意而松懈。要知道,有些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因为没有全力以赴而后悔完全是自找的。不要在事情失败后,我们再说,“如果……,要是……”,而是要做到:要做就做到最好。
3.真正的准备应该是自我提升
有些事,可以给我们时间去准备,可有些事的发生不以我们个人是否准备充足来决定,比如意外、突发等事。但对于这些突发的事情也不能说明我们就是无法准备的,事情的发生无法改变,我们的心境却是可以准备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持着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因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就是要我们能在突发事件后保持冷清、在遇到重大创伤后快速成长、在面对挫折后能继续前行。同时,在自我提升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试错,试错也是另一种成长。接受和允许自己失败,不以一时失败论英雄。
我们要的真正准备一定是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有目的地练习、真正的自我提升,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准备,看起来很努力地在准备。
所以,你真的是在为更好的自己和生活而准备吗?
共勉!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阿唐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