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是种不靠谱的情怀

明信片是种不靠谱的情怀

秋天

明信片真是种不靠谱的东西,花花绿绿载满了情谊,却永远也收不到。

每次旅行路过明信片店我都会进去看看,这种小屋充满了资本主义的清香,勾引着各路文艺青年的钱包以及细胞,显然我就是自动上勾的那一位。这并不是说我有多文艺,主要我觉得明信片这东西真的是最低成本的思念。

我喜欢明信片,多半因为她漂亮。

彩虹一样的包装,正面印着认真拍摄出的当地风景照片又或是有关诗与远方的图样,反面简单纯朴的留白让客人自行填写,冥冥中透露着一丝超脱与唯美。再加上低廉的价格,这让我找不出拒绝她的理由,好喜欢。喜欢那就买吧,千金难买心头好嘛,一买好几张,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宝贝。

你说买这么多明信片干嘛呢,带走?不可能的。

以我这种小市民的性格带回去就是吃亏,你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买个礼物不留个当地的印记这得多扎心。So......老板再来俩信封,当场寄!!这个想法一出来,又引发出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寄给谁?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爸妈来一张、闺蜜搞一个、男朋友,不存在的,还有谁?我的天,我这还有两张很好看的没人寄这可怎么办......七七八八凑着明信片的数量在茫茫好友列表里筛选出了前几名,有时候真的是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谁是值得掏钱的朋友。完事又开始抓耳挠腮凑着肚子里的墨水想整出几句高b格的佳句来,最终颤颤巍巍拿起笔抄上了两句百度出的话,署上大名,塞进信封,交钱,走你~~

然后回家苦等半个月,大姨妈都盼来好几轮了,明信片呢?一年过后,当再次旅游路过明信片小屋,猛地一拍脑袋,哎,我当年的明信片怎么还没到,骗子啊。

近几年,更是有一种情怀借助着电视电影被炒的火热,叫写给未来的自己。一封穿梭时光的明信片价格必然昂贵(相对于普通信件),并且价格是随着遗忘率的增长递增,即所谓的不经意的遇见曾经。但是这张明信片我们真的能收到吗?很难说。

毕竟今年我寄出的明信片就一张都没收到,所以啊,现在的明信片成了快时代中筛选好友的一种快工具,寄出去的是情怀,收不到的是情谊,飘在路上的是不靠谱。

于我而言,其实是很喜欢这种情怀的,但平生只收到过一次明信片,还是从漠河的邮局寄回来的,因此潜意识里我认定只有邮局才是靠谱的寄件场所。

并且,现在我更倾向于在生活中给自己创造惊喜,一本好看的书中多夹一张书签,背后留上三五小字,下次再翻会心一笑回应当初的自己也很有趣。

                                                                                                    你呢,

      还有哪些更靠谱的情怀,要不说说?

                            •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