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独自跑到车水马龙的公路上,你一把抱住他,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惊恐未消的你,会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是把他搂在怀里什么也不说,还是不停地训斥他,“怎么那么不听话”,并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打几下。在非暴力沟通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中,作者告诉我们,强制力的目的是出于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我们任由情绪波动而打骂孩子,爱意就会远离,保护孩子变成了惩罚孩子。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就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什么是强制力?我认为,所谓的强制力,就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没法和他人交流,出于安全和防卫的目的,而向他人施加的行为。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我们不会去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是想保护他。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做的事情会伤害自己和他人呢?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我们不成熟,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比如,幼小的孩子跑到马路上,他没有意识跑到马路上被车撞的后果,家长意识不到语言沟通存在的认知差异,忽视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照看方式会不同。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学习不好,让妈妈很伤心。”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言语上的惩罚。我们用他对我们的情感,来刺激他,促使他产生内疚并改变他的行为。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我们提倡尊重,可常常运用不平等的方式实施尊重。孩子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我们忍不住埋怨他,或打他屁股,我们是否把心爱的花瓶放在了妥善的位置上?我们是非可以运用其他的沟通方式替代打骂,物品和我们对孩子的爱相比哪一个更重要?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如果我们能够关注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并满足它,这种怨恨和愤怒情绪就不会疯涨。同时,如果我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减少了他心中积攒的愤怒,满足他的需要,社会犯罪率就会改写。
相反,在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我们实际上是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们悔改,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我们希望通过强制力的措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感到懊悔,或者改变行为,那么我们采取这种强制力之后呢,我们会发现,它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如果我们打了孩子的屁股,如果我们训斥了他人,那么,我们双方当时的心情是很不愉快的,即使我们在随后平复了我们的情绪,双方达成了谅解。可是如果你对他人的看法没有改变,下次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这种后果就像在木制品上的刀痕,总会留下痕迹。如果痕迹增多,就会变成裂痕、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惩罚的类型
体罚是常见的惩罚方式。有些家长认为通过体罚可以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不该做什么。有些家长反对体罚,他们认为体罚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当别的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可以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作者说,他对体罚的认识是,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有些家长说,打孩子是不得已的事情,有时候打骂确实管用,有些孩子在事后还会感激他们的父母在小时候打他,作者养育了四个孩子,他理解为人父母的难处,然而,他并不认为体罚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他举例说,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为了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比如,我们让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口气,表情和肢体语言,是不是能够让达到孩子心悦诚服的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有权利命令孩子的,因此,我们会说,“你去把垃圾倒了”,“你去把你的房子收拾一下”。这对于孩子是命令,他们不愿意回应父母,即使回应也是敷衍的。我们作为家长,如何能够让孩子心情愉悦的吃饭、做作业、帮助他们成长?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每当该吃饭的时候,都不愿意回家。有一次,爸爸叫我回家吃饭时,给我做了一个非常神秘的表情,这个表情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暗号。后来,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下,我和爸爸回家了。实际上我知道我是该回家吃饭了,心情很愉悦接受了回家吃饭的召唤。每当我的小伙伴谈起小时候的事情,他们就会羡慕地说你爸对你真好。其实是爸爸找到了一种适合我的沟通方式,让我能愉快地接受他的建议。
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家长动脑子去寻找。看到有些家长在地铁上,或是在院子里训斥孩子,我都会心疼不已。家长是在上一代的教育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那么,或许我们以为这就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方式。我的一位同事说,他的父亲,看到他打孩子,就说不要打孩子,要好好跟他讲道理。我的同事说,爸爸我小的时候你就是这样打我的啊。目前,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亲子教育的全面开花,让我们意识到了尊重的真实形式,知道了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我们家长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如果我们以关注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珍视每个孩子的不同,那么,因爱而产生的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会有多种形式,会更加深彼此的感情。
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我的同事跟我诉苦说,昨晚上,他孩子又不听话了,他把他打了一顿。我真为孩子担心,也为家长担心。我们的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用暴力来解决他的不听话,那么,如果孩子长大了,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去教训那些不听话的人和他认为不对的事情。这对他未来的性格和生活状态会产生影响。
除了体罚,指责和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例如,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话去做,家长就会说,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最后还有一种惩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思维缺陷,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不相同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我们要采取正面的引导,而不是用消极指责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惩罚的代价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一旦我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我们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如果,你责备丈夫不关心你,责备孩子不爱学习,责备员工不积极努力工作,这样长期下去的责备,会让我们忘掉了我们做事的初衷,会让我们的家人认为我们是一个会随时爆炸的炸药桶,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我们希望生活美好、事业有成,那么,不责备、不抱怨绝不是一句鸡汤文。
通过作者描述一位校长教育学生的事例,我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有类似的教育模式。他说,那天他的孩子抢了别的孩子手中的玩具。并把对方推到了地上。他美美的把儿子打了一顿。我说,下次你儿子再抢别人的玩具时,一定会看你在不在他身边,或身边有没有比你更强壮的人,如果没有,他还会再抢。同时,这种教育方式还会强化他,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后来,我向他推荐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期待他们有所改变。
惩罚的局限性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惩罚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威胁或惩罚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惩罚的局限性,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我们很少提及第二个问题,借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
我的启发是,惩罚是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可是他人在接受惩罚的那一刻,让他以为只有通过惩罚才可以解决问题。为了避免惩罚他,他得假装应对,而不是出于积极主动参与。比如我们希望孩子爱干净,或出于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因为我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也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者避免受到惩罚,而去做这样的事情。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尊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与此同时,非暴力沟通还强调,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我的启发是,我们要了解他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打扫了房间,或安静地吃饭,或者按你的要求在刷题,那么,他这样做事是为了避免你打他、训斥他,还是因为真的有了求知欲去学习,真的为了美味而去愉快的吃饭呢?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我们发出爱的信号,用爱的语言,爱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赏和照顾,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鼓励和关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激励和培育,他人的回应也会是积极而愉快的,这种愉悦会让我们满足。
运用非暴力沟通来重建校园秩序
作者谈到了,他和一群师生在一所校园中重建校园秩序的经历。通过这个事例,我深深的感到,简单粗暴的惩罚,或许是我们最喜欢也是最常见的行为方式。因为这样不用费脑力去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的大脑,只愿意做简单的,而不愿意做一些复杂的事情。在人的大脑机制里,有快与慢的思考模式,大脑的沟回路是可以重塑的,人的习惯就是重塑的结果。出于爱,我们要进行慢思考,出于爱,我们要提高思维能力。不是简单的一句爱你,就可以简化思考,藏匿伤害,这个爱要化作实际的行动,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形成习惯。爱,需要我们的家长提高养育能力,爱,需要我们的领导提高管理能力,爱,需要我们的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每件事合适的方法,找到每个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以此传递我们的爱意和得到回应,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我们内心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