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拥有美满的家庭、稳定体面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一个人,叫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抛弃这一切,重新为梦想出发,能做到的人应该不多。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思特里克兰德是这样的人。
思特里克兰德是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他原本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年纪已四十有加,和妻子结婚十七年,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在四十多岁时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刚开始家人都认为他是和情人私奔了,在巴黎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我”去实地了解后,发现情况根本就不是不是这样。他在异国为了画画,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如果你过不上你想过的生活,只不过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够强烈罢了
毛姆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思特里克兰德在起家出走后,追求梦想的历程。思特里克兰德对画画的强烈愿望,文中是这么描述的:我要画画儿。“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用简白的语言说,如果他不画画,他就要死了。
在为梦想出发前,几乎每人都会估量自己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以及实现梦想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而思特里克兰德怀里揣着100英镑就出发了,把自己的后路都封死,应该说他压根就没想过后路这回事。他住在破旧的小旅馆、每天饥不择食,很多次差点病死饿死,所有的恶劣条件对他要画画这件事丝毫不起影响。身上没钱了,他偶尔停下来挣一点,然后继续画,仿佛他的身体是一个躯壳,只是为画画这个灵魂服务。他从来没想过用自己画的画挣钱,刚开始的时候,他甚至不给别人看他的画。在他去世以前,他一直都过着穷困的、但是自己满意的生活,只因他在坚持画画。
现在的生活中,抛开一切,努力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少之又少。纯粹的只因为热爱某件事,而不管身边有多少艰难都委身于它的,可谓稀缺。对思特里克兰德来说,过去的一切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包袱,他毫不犹豫的扔掉,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去了。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甚至可以牺牲掉性命,一切只为了心中的梦想。
曾经听一个乐评人说,人到中年,常常有抛开一切,重新出发的冲动。也有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离家出走,去追求梦想的想法。但是思量再三,想想现实的生活,想想身上的负担,再想想老婆孩子,都会默默的把这个念头打消,然后惯性的沿着固有的现有的轨迹一直生活着,然后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是被大多数人喜闻乐见。
对于这样的生活,毛姆是这么说的: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了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这不是我正想说的吗?
遵循内心的声音,比迎合世俗的眼光重要
不仅是身边的人,连亲朋好友,都觉得思特里克兰德很傻,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却过那些穷困潦倒的日子,且成名的几率微乎其微。在大部分人眼里,好的生活就是有钱有势,生活富贵,有社会地位,大部分人终其一生追求这些东西,但是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世俗认为的好生活,遵循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除了思特里克兰德,作者还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阿伯拉罕,一位在医学上有着异常天赋的天才。阿伯拉罕本来被入选领导机构,他的前程已经有了可靠的保证。按照世情推论,他在自己这门事业上肯定会飞黄腾达、名利双收的。但在任命前,他出游到亚历山大,被那里的生活吸引住了,觉得自己应该属于那里,也有无比强烈的愿望在那里生活。结果,二十四小时以后,他已经带着自己的全部行李登岸了,他后来人生的每一天,都在那里度过。十年后,“我”偶然经过亚历山大港,不经意遇见他。他过得很寒酸,头顶完全秃了。“我”特意问他:“你从来没有后悔过吗?”。他是这么回答的:“从来没有。一分钟也没有后悔过。我挣的钱刚够维持生活,但是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希望这样活下去,直到我死。我生活得非常好。”
因为他的退位,另外一位远远落后他的医生,阿莱克·卡尔米凯尔得以上位,并从此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阿莱克·卡尔米凯尔不久遇见“我”,和“我”聊起他的上位,他觉得是一种运气,同时他认为阿伯拉罕太糟蹋自己了。
对于这件事,毛姆是这么评价的:“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去生活。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媒体报道,北大博士隐居山林,拥有一座山;高薪夫妇辞去北京工作,去云南经营一家小客栈。之所以被媒体报道,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功利的社会,还是显得那么独特。如果整个社会都这些习以为常的话,说明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改变。
不要被世俗定义的成功困住自己,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一个遵循自己内心的人,比迎合世俗的眼光更重要。这些道理说出来容易,但是做到确实非常困难,但愿你我都能朝着这个方向生活。
也许你会说,小说终归是小说,纯属虚构。还真不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虽为小说,但其实根据真人事迹改编,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
——————分割线————————
原谅我到现在才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虽说迟了点,但却感觉正是时候,这本书就适合现实与理想有冲突的人看吧。几乎是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发现毛姆真的深谙人性,书中处处精彩描写,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高潮。有如感觉在按摩时,按摩师不偏不倚捏中你穴位,让你感到无比惬意和舒服,恰到好处。
书中还有很多我喜欢句子,摘抄几句分享如下: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磨得很细。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那积累在他心里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收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当我发现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女性报复心居然这么重的时候,我感到很丧气。那时候我还没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胡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我知道自己不是个伟大的画家,」他对我说,「我不是米开朗琪罗,不是的,但是我有自己的东西。」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说这句话的人是个聪明人,我也一直在一丝不苟地按照这条格言行事:因为我每天早上都起床,每天也都上床睡觉。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同情体贴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了。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N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