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幼儿园最近活动很多。
今天,老师群里说让孩子在家做一面剪纸国旗,明天带到幼儿园。
晚间,群里很热闹,好多爸爸妈妈开始晒作品了。
这是女儿班上陈同学家里的作品,刚发到网上,就被大家调笑着,群里经常有这种欢乐趣事。一会李同学的爸爸说“我家女儿说了,这不是五角星,这是海星,海星不能出现在国旗上。”
一本正经的话,我爬楼时看到,笑得不行,盗图给大家看,其实还好,就是惊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
再后来,我看到大家说前两天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事情。有一位妈妈说那天在园里没看到一张自己宝宝的画,很失望。
看到这两个字,自己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有希望才会失望,有大期望才会于微末处失望。
其实,我们家长并不求孩子有多显达,甚至只是希望孩子对自己不会失望,能够最大限度感受幸福就是欣慰的。
幼儿园里画画,有展览的时候老师会安排一部分小朋友给画一画,那没被选上的,有的甚至会为了老师没让画而哭闹半宿;
值周的时候,总是没办法顾及到所以人,被安排值周的很高兴,没安排上的很羡慕;
运动会上,拿到奖的很开心,没拿到奖的提起来会伤心,还有没能参加的,内心应该是失落的吧;
……
孩子的悲喜,牵动着敏感的家长们的心。
幼儿年龄太小了,看到他们从懵懂无知开始一点点认识这个不那么公平、会有竞争并且还很世俗的世界,过程是残酷的,为人父母,总会心疼。
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是某位名人在衡水中学讲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地方,第一是汽车客运站,第二是火车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
之所以印象深刻,大概是衡水“清华揽月、北大摘星”的豪气与逼格吧。
让孩子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家长们总是想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的原因吧,现实总是残酷的;
这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呼吁,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呵护,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孩子的成长,对父母是一场考验,对孩子可能是一场较量。
从小到大一张张五花八门的“成绩单”,上面可能是三五人的排名,可能是一个班级的,可能是一个学校的,甚至是更广阔范围的。评判的除了孩子还有父母,要接纳这份“成绩单”的不仅是孩子,同样还有无数孩子的父母。
歌手李健和撒贝宁的一次对话中说“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没有伟大的作家,只有伟大的作品。”
歌手李健,清华大学的理工男。
还是让孩子多读书吧,能求得功与名最好,若不能,也是一场心灵之旅,与自己和解,总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