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仙山,寄托了多少善男信女的虔诚;一座庙宇,方圆数百里之民众纷纷朝拜。一座娘娘庙,康熙帝亲封“金顶”;慈禧太后,三块金匾。如此垂青,可见妙峰山之地位。
妙峰山下涧沟村
冬日暖阳,携友二三,驾车来到了京西郊外30公里外的门头沟妙峰山游玩。旅程的前半段由于是高速,宝马X1舒适的驾乘体验和极佳的音响效果让我们沉浸在对即将到来美景的期许之中。
妙峰山脚下有一村落名为涧沟村,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落的牌楼上映着“妙峰正道”四个大字,字如其名,该门扼守住了通往山顶的唯一公路,村前的停车场收费站说来也是奇特,收取的是几公里后山顶停车场的费用。快过年关的村子里很安静,偶尔会有几个自行车爱好者飞速冲下山道。说起来,这妙峰山24公里的盘山公路可是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圣地。让我感到具有信心的是,宝马X1虽然是SUV车型但却很好地继承了宝马优秀的操控感,配备全时四驱系统,过弯的遁迹性良好。偶尔遇到美景,停车驻足,宝马X1全系标配的上坡辅助功能让我们再次踏上旅程的过程轻松愉快。
涧沟村虽然规模不大,但散落山坡间的民居炊烟袅袅,有着山村特有的宁静祥和。村子里的大部分建筑都在山谷的坡地上,房子以一定的坡度分布着。村子里的街道也是蜿蜒曲折的,显得很凌乱,村子中央的客运站,一些驴友正在等待返程的公交发车,几户农家院分布在泄洪沟边上,不时的有炊烟升起。村子中最大的一个院落本是一座关帝庙,不过已经被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上是个“平西妙峰山红色交通站”纪念馆的牌子,大门在一个很高的台阶上,门的右手是一口大铁钟,看起来有些时日了。
四合院、山中野味是村子里的特色,散落在村中的十余家村民自己张罗起了农家乐,以供游客进行餐饮和住宿,虽然相比城里菜品价格稍贵,但吃起来总体仍是让人满意的。村头收费站旁的农家乐外,孩子一会儿晒着太阳坐在健身设施上拿手机惬意地玩起游戏,一会儿又懂事地帮着父亲搬运准备过年的柴火。街道上偶尔有几个散步归来的老人,或背手缓行,或背着孙儿。村子里抬头就可以看见西面山顶上的娘娘庙,想像在夏季的玫瑰花开的时候,这里一定是一片繁荣景象。
仙山古道娘娘庙
妙峰山的古香道在未通汽车前是以前进山烧香的古道。古香道并不漫长,并不考验你的体力,从山下涧沟村拾级上山,沿途多古松,松下有当地人兜售香烛等进香之物。其中有卖登山拐杖的,一根根都是用削去树皮的山桃木制成,据说有辟邪之功能。明清、民国时期,每年到妙峰山进香的香客多达数十万,一些地区的香客组成香会,在京城至妙峰山的各条香道上,每隔三五里就设立一所茶棚,为来往的香客提供饮水和休息场所。
京西揽胜,妙峰山不可错过;山顶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祠更是久负盛名,俗称“娘娘庙”,因为她曾被统治阶级尊奉为孳生万物的女神,所以民间也称其为“送子娘娘”,向她“求子求福”。清明庙会期间四方朝拜,香火不断,京都万人空巷,规模为华北之首。在山路上远远仰望,朱红色的庙墙矗立峰顶,在古松簇拥下,犹如天外飞龙,几欲乘风飞去,带着那么点朝圣的味道。
漫步娘娘庙,驻扎在妙峰山上的诸神竟如此之众,在这里有释家的佛菩萨,也有道家的天仙尊神,有不见典籍的民间巫医,也有祈福、求财、寻医、问卜、乞子、释怨等各方面要求的善男信女各取所需的神灵竟都在这方圆不过百亩之地云集,当真令人叹为观止。等到各殿观完,转眼已是日暮,带着满心信仰,轻快而归。
更多旅游攻略尽在酷听听书,《趣旅行》乐享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