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本身并不值钱,从知识中直接获取的认知也不值钱;唯有不断升级过、形成了认知差异的认知——此时,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是错误的,而唯有少数人的认知才是正确的;在正确的认知中,又有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浅薄的,而唯有极少数人的认知才是既正确又深刻的——才真正值钱。
认知升级最重要的工具是“行动中的思考”。只思考、不行动,无异于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只行动、不思考,则容易落入低水平重复陷阱,日复一日做着漫不经心、无足轻重的小事,却偏偏还要以此为荣、引以为傲。唯有将行动和思考结合,通过行动激发思考,通过思考改善行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对认知进行升级迭代,直到达到既正确又深刻还稀缺的程度。
只有对知识和认知的践行,我们才有可能从真实世界中获取反馈(一来是作为认知的变现、积累财富,二来是作为行动的检验、借假修真);只有行动中的思考,我们才能获取真正有意义的认知升级;只有认知不断升级,我们才有可能跟其他人产生认知差异;只有认知差异,才能将我们与普通人之间拉开财富差异。
(二)
为什么认知如此重要?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行动力低下,最主要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脑子里缺乏足够多、足够清晰准确、足够实用的概念,更缺乏对概念的梳理和关联。例如,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关于“肥胖”和“减肥”的正确认知,减肥(或者减重、减脂、塑形等)这件事谈何其难。
为什么认知差异如此重要?绝大多数人,之所以知道却难做到,往往是因为认知的高度和深度还不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某些重大概念,往往只能做名词解释或复述答案,而没办法将道理、因果、逻辑、应用想清楚、讲明白。例如,如果我们只知道要做一名长期主义者,却不知道应该在哪些事上坚持长期主义、具体应该坚持多长、是否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弃目标,可想而知,“长期主义”必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
了解了上述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呢?
当我们碰到有些问题反复想都想不通的时候,不如回归到具体应用场景,在行动中思考、在实践中求真知。
当我们想做一件事,却迟迟没有动手,或者动手了却坚持不下来,或者能够坚持下来但总是拿不到想要的结果时,不妨问问自己:关于这件事,有哪些关键的认知,其实是我并没有思考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