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在南方于乡村街角,家前屋后,甚至于街头马跑公园却种植甚多。
芒果的树干很直,叶子总是四季碧绿,树冠总是呈圆溜溜的球状,要是马路不大宽阔,两边又都是芒果树的话,一不加以修剪,它们的树冠很快就会亲密的连接在一起,那阳光只能从缝隙里透过,照得景物斑驳,光线迷离。
其实,芒果树原生的本来就极其高大,印度有一棵自然生长的,听闻粗可两围,高十数丈,树冠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炎炎夏日立于其下,凉风习习,暑热全消。
难怪印度的佛陀都爱在芒果树下讲经说法,用功办道,并且居住在芒果树下,甚至连国王的行宫也会安居在芒果林中。
想来也是,在芒果林中住,可以从花开看到果熟:
开花时节,花儿多得压弯枝条,引得无数蜜蜂团团的围住。刚开始时,花谢了就会结满花生大的绿果子,甚是喜人。
看着小果累累,由春入夏,经寒入暖,风侵雨蚀,零落淘汰,方才身胖体圆,渐渐长大,高挂于树头,压得枝头下坠。
一棵棵繁茂的芒果树上挂满硕大的果实,个个都在炽热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只是看着,已是令人欢喜。
果子颜色有的枣红鲜艳,有的秾李青黄,挂在苍青的叶底,个个都垂手可摘,却又难定生熟。只有再经过日焙夜熏,雾露细渗,待香气微露,才会果熟脱枝。
将芒果切开,肉浓如浆,软润无渣,果香清淡,直透鼻腔。有的果甜如蜜,有的酸中带甜,有的清淡如菊……无一不直渗喉舌,味道如清泉濯洗后,神清气爽,回味悠长。
随着香气层层慢慢的舒卷,果香和花香会随着咀嚼,慢慢地渗出,再一一幻化于喉舌。
因芒果无处不在,佛经中经常引用它作各种譬喻。印度是芒果的故乡,在四千年前就有了。在印度常见于佛教经典记载中,连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曾提到。
《维摩诘经》:“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意思是说,我看释迦牟尼住世的娑婆世界以及三千大千世,就象观看手中芒果一样清晰分明。
大概是说从芒果中,能让人领悟以小观大,因微见著,从这家常近身之物联想取譬,引喻悟性与修行。
芒果开花多,结果少,便比喻有如信仰与发心之难。
芒果核厚韧坚硬,像烦恼裹绕缠身,佛性有如核内幼芽,须攻破烦恼,穿透坚韧皮层,才能破壳而出。只要除去烦恼外壳,就会自然发芽生长。
芒果难以皮色断生熟,如修行者的悟性与火候,无法以外表判断。何时可食,能入口即可食用,如无上等正觉,一旦到来,佛道修行之果就成熟了。
还说,芒果若要美味可口,必须自须自己生长成熟,任何外力不能促成。如如来的智慧,从自己的大悲心中修来,而不是由他人赠与。
难怪汉传佛教大名鼎鼎的《维摩诘经》就是从佛陀于芒果林中以遣使探望住在城中的维摩大士开始的。
只是,我们常在马路游走的人,就只会担心,这么多果子要是成熟了掉到头上,可怎么办?唉,凡人总是多虑。
那芒果尽管累累满枝,还未长到鸡蛋大小时,总有几场风雨,把花生大的果子打落大半。总之,能熬到成熟的果子也没多少个,加上皮相诱人,引人窥伺。但掉到行人头上的故事,似也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