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班,在走回家的路上,看见那彩云逐渐变成晚霞,倒影在清澈的湖面,像飞鸽,又像侧身躺着的少女。另一边,成排的绿树也争相着在水面上排列整齐,形成一副标志的对称性图画,“天光云影共徘徊”大概就是这样一片优美的景象吧。
一家三口子没有人敢开车,大致是出于对踩下油门的畏惧。于是乎,适逢出行,不是坐公共交通,便是靠两条腿。小时候去采购生活用品,总是被老爸老妈拖着走上半个小时到超市,即便公车直达,妈妈也以锻炼身体为由,买完东西,再吭哧吭哧一路拎回去,或者端回去,甚至是抗回去。为此,我没少抱怨过,就一块钱嘛,坐车一会儿就到家啦。
习惯大概就是在年幼时一次次的重复当中养成的吧,直到我也喜欢上步行。
搬了新医院以后,上班路程比原先远了整整七倍,早先都是走路上下班,现在,不愿开车的我和妈妈只能硬着头皮早起赶公交,每天掐着公交车到达的时间出门,倒也养成了准时早起的好习惯。坐公车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就在车上结识了一位同在医院上班,但素未谋面过的同事。聊天起自:你也是去医院的吗?哎,是呀,你也是啊!从那以后,只要在车上见到,就会打个照面,还会兴致勃勃地聊上一路,直到下车,一起走进单位,止于一句“再会呀”,好心情便会一直延续一整天。
偶然一次,妈妈突发奇想,要挑个雨后空气清新的日子,走走看这将近7公里、坐公交车要花半个小时的路程,我当即表示愿意,择日不如撞日,下了班就开走。这不走不知道,一走,还真是一次难忘的徒步。
路过高中校园,周围绿树成荫,野樱桃树上结满青红相间的了小果子;校院门口停满了接送学生放学的小汽车,不禁想起自己学生时代同样拥堵的校门。阳光尚且照得热烈,不过在一条条马路的穿行中,阳光投射的阴影逐渐在移动扩大,不经意间,已然是将落未落的夕阳了。走过小桥,橙色的柔和光线倒影在河水里,近处岸边,一男子正专心地等待着一条鱼咬实了鱼钩,我们看着水花觉着是一条大鱼,便驻足旁观。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迟迟不拉钓竿,彼时,好奇心驱使了许多路人在桥上停住脚步,只见那鱼游远了又游近来,男子还准备了鱼网,终于在鱼游到岸边不远的地方一网将它捞起,激动地旁人都拍手叫好。我们走近一看,那鱼竟是估算要10斤的大鲤鱼!垂钓者说,他已经遛了这条鱼快二十分钟,因为凭他的经验,这次用的线太细,不足以直接把鱼提起来,生怕线断了,只好耐心地等待时机捉住它。看来,这城市里小河塘十分的生态,竟能孕育出这样大的鱼,而这鱼,不仅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这个垂钓者来说,也着实是一份惊喜呀。
到家时,夜色早已降临,虽然饿着肚子也还意犹未尽。不过,这样悠哉悠哉、健身又低碳的下班方式,也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的,大多时候,我们都在赶着忙碌的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步伐中,人们常常因为了赶上计划而急促地赶往某地,在拥堵的高架上,在局限的空间里,而忽略了自然的美好。但与此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放慢脚步,低碳出行,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人流涌动,去看看清晨从公车上下来的两手拎着葱姜和蔬菜的老人,还有跳跃的活虾和活鱼;我们仍应尽可能地去保护这晴明的天空,保护着城市之间的一汪绿水,好似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护我们自己心中的半亩方塘,并用心去感受这天光云影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