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外国文学课程,老师布置阅读《红与黑》。实话说,作为一个涉猎题材不广泛的阅读者,我以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本小说,也不知道作者司汤达。然而,既然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那么还是要认真对待,用心完成的。
这本书很长,我已经花了快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到第22章。
作为一个女性,特别是作为2个孩子的妈妈,再看到女主人公和于连的爱情发生初期,深深的被震惊。女主人公德雷纳尔夫人,出生高贵,有钱,从小在教养院长大。教养院教会了她独立,但是却也隔绝了她与同龄人的交往,使的她缺少了一些生活常识,不容易发现人性的弱点。比如,在于连初期引诱她的时候,她一方面因为贵族的身份,以女主人的身份时时警告于连,另一方面,她又渴望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增加一些色彩,以便于在日趋被年长丈夫忽略的生活中找回一些作为女性的自信。因而文中于连有一句话是“爱情是向往平等的,然而相爱不是”。陷入爱情里的女主,日日沉沦,只有在小儿子生病了才忽然惊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了上天的暗暗惩罚。
第22章 语言是给人用来掩盖他的思想的
最近又陆续在读红与黑。虽然读的过程中依然感觉有点添堵,可能个人喜好问题,不算太喜欢这种悲剧性的故事。而且我发现古今中外,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基本都是脱离不了爱恨情仇,而且以男主角为主,女生婚外恋为主。本书终于看到了第40章。应该说最精彩的部分已经看完了。主人公于连,年轻,有能力,然而是个矛盾体,一方面热爱学习,超级自信,总想着怎么样去努力融入上层阶级社会,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能像上层的公子哥们那样优雅,一方面,又痛恨哪些公子哥,觉得他们只会那些表面的说辞,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如自己有才华。于是,他时而自信的过了头,时而又自卑自己不经意间露出自己出身卑贱的真相,这也导致他的性格特点,既让人喜欢,又让人捉摸不透。如同在玛蒂尔德向父亲逼婚,说怀了身孕的她一定要嫁给于连,爱女心切的老侯爵,一方面肯定爱女的眼光,选有才的人,一方面又为爱女的选择担心不已,因为他总觉得“于连的性格果然勇猛,但是他的性格的深处又有着让人害怕的东西......"
当然了,故事的巧妙就在于,这既是“姜还是老的辣”,又是给下文做了铺垫。果然,于连性格深处让人害怕的东西忽然就迸发了,且势不可挡,一个冲动下,就直接开枪杀人了,而且杀完之后过了好几天才回过神来....
这确实他性格中的弱点,也充分暴漏了他童年缺乏最基本的礼仪教养,逻辑思维能力,从侧面印证了他不幸的童年,固化了他的出身,他的阶级,从而反应了19世纪的法国的等级制度森严.....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又难免不会想到,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是多么重要啊。